桂冰心理工作室

我是原大连市中心医院关爱病房(临终关怀病房)的主任,我叫桂冰。


93年开始做医生的工作,接受了5年全内科住院医师的培训,由于与患者有良好的沟通,所以,被分配在干部病房(收治干部及VIP病人)做主治医师。从做临床医生开始,就深刻的感受到医生的语言和态度,与患者的信任关系是生物性治疗的基础,更是疗效的保障。比如一些老医生,诊断、用药都正确,却因为态度不好经常遭到患者及家属的投诉。而作为一名年轻医生,我对患者及家属的治疗往往非常显效。这引发我对心、身关系的兴趣,也读了一些相关的书籍。


1999年,按卫生部要求,医院重建心理门诊(当时归属神经内科),经院领导研究批准,将我调入神经内科,到北大进修心理学后,创建心理门诊的工作。当时,心理门诊是全院收入最少的科室,公众认为:只有精神分裂了,才会看心理医生,一个月内我只有4个病人,都是被家人骗来的,都是“精神分裂症”。


为了增加公众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在医院领导和美国礼来公司的支持下,2003年开始,我在大连率先开展了公众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也引发了媒体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邀请我到广播电台做心理讲座,在报纸发表身心相关的科普文章,在电视台做心理健康节目。随着病人对心理健康的认识,我的门诊量也明显增加,目前要提前60天排队预约。(主要为抑郁、焦虑、强迫、适应障碍、人格障碍、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的诊治,包括全院病房的精神疾病的会诊工作)


2007年3月,医院成立了关爱病房,是辽宁省的第一家,院领导希望把它做成医院一个体现人文医学的品牌。5月,经院领导研究决定,将我调入关爱病房做科主任。当时,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临终关怀是等死的地方!不赚钱!没有任何价值!我也是顶着家人的反对,同事的劝阻,被迫上任。


10年多来,我们不断学习,在实践中探索前行,成为医院唯一一个“零投诉”科室,也是医院唯一一个没有门诊医生出诊收病人,却有大量病人等待住院的科室。截止2017年11月我们共收治病人4690人,1992位病人先后离世,死亡率42.6%,平均每2天左右,我们就要送走一位病人。在陪伴病人的过程中我们和家属一起承受着丧失亲人的哀伤,也更多的感悟到生命的意义。


2007年6月,与大连市慈善总会联系,在关爱病房建立了“亲情关爱项目”义工站,10年多来义工们风雨无阻,为在院病人、家属提供生活的支持和帮助。


2007年10月,召开了医院有史以来的第一个院级领导、医护人员,患者、家属、义工座谈会,家属的感言让参会领导第一次感受到:“医护人员可以为病人提供这样满意的心身服务!”


2008年开始在广播电台、报纸等做临终关怀的科普讲座,我们从讲述临床发生的小故事中让公众了解什么是临终关怀,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反响。节目组收到大量的热线电话、短信。使病人和家属从10年前住院就抢救,用好药,到现在住院要求“减少痛苦,安详离世”,观念上的巨大改变。


2009年11月25日,新型企业集团捐资50万,建立大连市新型关爱慈善基金,专项用于关爱病房的人文医疗服务。


2009年11月25日,成立心理义工的服务队。


2010年,大连市审计局正式下发了“大连市中心医院关爱病房特需服务收费标准”的正式文件,即关爱病房的住院病人,每人每天特需服务费60元,作为人文医疗的补助费,此费用由大连临终关爱基金支出。


2010年11月,受慈善总会捐助选派3名医护人员到台湾参访学习,完成了亚太认证的安宁缓和治疗的培训。


2011年8月,在大连成功举办了海峡两岸养老与临终关怀研讨会,并由新型企业集团捐资200万,成立了“大连新型关爱生命慈善基金”专项用于关爱病房的公众教育。


2013年至今,每年为抗癌乐园的患者举办各种形式的生命教育活动。


2014年始,每年寒暑假为中学生、大学生连续举办以“关爱生命,幸福一”的生命教育周活动7届;


2015年11月10日召开《舒放医患 解码心灵》------综合医院心理健康服务项目百家巡讲会议。


2015年,历时一年,在关爱病房拍摄的关于晚期肿瘤病人生命故事的纪录片《因为癌症》获中国广播电视电影协会纪录片委员会2015记录中国社会类纪录片一等奖,是国内第一部临终关怀的纪录片


2015年4月30日-5月3日获得第十一届亚洲太平洋地区姑息治疗学术年会邀请并资助,在大会做30分钟“临终关怀理论与实践”讲座,是辽宁省第一个被邀请的专家。使中国的临终关怀工作得到更多专家的认可,促进未来临终关怀工作的国际交流。


2015年,大连市心理学会成立60周年,所获得的个人、集体荣誉


2016年1月21日《蔡阳时间之谢谢你》栏目特别推出了桂冰主任的专题节目,让观众充分感受到临终关怀处理“生死两相安”意义。


2016年1月14日由企业资助为在院病人举办迎新春“无痛过大年”


2016年4月18日于大连市中心医院联合大连市慈善总会、大连市星海抗癌乐园举行“第22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活动。


2014年-2017年连续4年举办国家级及市级继教班,做心理及医患沟通的相关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沟通能力


2017年3月23-25日、5月11-13日、6月28-30日为大连星海抗癌乐园肿瘤患者进行“心理咨询疏导”为主题的团体心理干预的骨干培训。


2017年大连市交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生命教育课,关爱病房成为学生生命教育的基地。


2016年获得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励志奖学金资助,作为我国第一批全民生命末期照护(QELCA)课程的15名培训师之一完成英国QELCA课程培训师课程,2017年4月份--9月,为中国医科大沈阳盛京医院医护人员进行了6次全民生命末期照护(QELCA)培训,帮助医护人员理解和接受“提高生命末期质量”理念,以病人为中心,关注病人的需求。


2017年10月18日,在大连市慈善总会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10月18日成立“生命关怀基金”及生命关怀协会推出生命教育项目“安静种树项目”在大连落地。


关爱病房从开始病人不敢来,科室空床,到现在几十个病人在排队等待住院,是医护人员及公众提高了对临终关怀的认识相关的。如果说,这10年多来,我们帮助了很多病人和家庭,但是,最受帮助的是我们自己。我们每个人都发生了改变,变得更懂得表达爱和关怀,更懂得去快乐的生活了。为了让更多的病人和家庭得到有效的帮助,希望不断努力学习、创新,推动具有我国特色的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


主要成绩:


大连市中心医院关爱病房是2007年3月7日正式成立的,是辽宁省第一家临终关怀病房,目前也是大连市唯一的一家临终关怀病房,截止2017年11月我们共收治病人4690人,1992位病人先后离世,死亡率42.6%,平均每2天左右,我们就要送走一位病人。10年多来主要成绩如下;


1、规范的止痛、支持治疗,成为卫生部疼痛规范化病房之一。住院患者心理评估与治疗国内领先


2、所有的医生及部分护士都接受了心理学的培训,并通过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等级考试,拿到心理咨询师证书,促进良好的医患沟通,在国内领先


3、在国内最早在三甲医院开设“临终关怀公众教育课堂”提高公众对死亡的认识,在大连电台慈善节目中做“临终关怀的公益讲座”40余期。


4、2015年,历时一年,在关爱病房拍摄的关于晚期肿瘤病人生命故事的纪录片《因为癌症》获中国广播电视电影协会纪录片委员会2015记录中国社会类纪录片一等奖,是国内第一部临终关怀的纪录片


5、国内第一家在寒暑假对中学生、大学生开展“生命教育周”活动的医院,让孩子们懂得“了解死亡,创造更精彩的人生!”


6、2015年4月30日-5月3日应邀赴台湾参加了第十一届亚洲太平洋地区姑息治疗学术年会,并在大会做30分钟“临终关怀理论与实践”讲座,是辽宁省第一个被邀请的专家。使中国的临终关怀工作得到更多专家的认可,促进未来临终关怀工作的国际交流。

扫码关注,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