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是甘肃中医药大学的直属附属医院,创建于1991年。2007年获评三甲中医医院。2010年、2012年医院被评为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集体, 2015年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2020年获批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2022年获批国家中医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是一所中医特色浓厚,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和急救为一体的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二、院区分布

兰州本部、北院(皋兰县中医医院)、西固院区(位于西固区福利路居民区)、东院区(异地新建的榆中县第一人民医院,位于兰州市榆中县规划区内北临纬四路)、嘉峪关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酒泉路社区卫生服务站(开设专家门诊)等。现有职工1482名,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328名,副高及以上155人。博士34名,硕士379名,开放总床位1346张。


1.本部

编制床位1000张,实际开设床位989张,设有49个临床科室,9个医技科室。目前年门诊量58万余人次,年出院病人3.3万余人次,床位使用率90%以上。


2.北院(皋兰县中医医院)


开设床位252张,年门诊近5.6万人次,年出院5800余人次。


3.西固院区

开设床位105张,年门诊3万余人次,年出院2300余人次。


4.东院区(在建)

位于异地新建的榆中县第一人民医院院址,在甘肃省榆中县规划区内北临纬四路,总投资10.6亿元,床位设置1000张,本项目总用地88407.98㎡,总建筑面积119800㎡。依托东院区建设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项目、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2023年7月8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文批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甘肃医院正式获批第五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


5.嘉峪关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酒泉路社区卫生服务站(开设专家门诊):主要承担社区群众健康管理和接种、保健、健康指导等任务。


三、专科建设

1.重点专科、学科建设

4个国家级重点专科:针灸科、心血管科、骨伤科、儿科。


针灸科

医院获批甘肃省皇甫谧针灸医院,设有甘肃省针灸推拿临床医学中心、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建设项目;甘肃省针灸专科联盟牵头单位。

代表专家:甘肃省名中医何天有、魏清琳,名专家严兴科、杜小正。


下设科室:郑氏针灸科、针灸推拿科、针灸疼痛科。


心血管科

国家中医心血管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心血管临床医学中心,甘肃省中医循证能力建设项目实施单位,甘肃省心血管专科联盟牵头单位。

代表专家:岐黄学者、全国名中医李应东教授,特聘专家张钲、张健,青年岐黄学者赵信科。


下设科室:冠心病、心律失常专科,高血压睡眠障碍科,睡眠障碍专科,心脏介入科,导管室。


骨伤科

代表专家:全国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带头人宋贵杰,甘肃省名专家赵继荣、谢兴文、张晓刚、宋敏、刘保健、张华、徐克武。


下设科室:脊柱外科、关节外科、创伤骨科、宋氏正骨科、康复骨科、老年骨科、运动医学科、小儿骨科、椎间盘中心(包括脊柱微创骨科)。


特色:国家中医优势专科,甘肃省教育厅重点学科。中医传统治疗+内镜手术等现代治疗方法。


儿科

代表专家:全国名中医张士卿,甘肃省名中医史正刚、吴丽萍。


特色:甘肃省中医特色优势专科;穴位贴敷:止泻贴,咳喘贴,乳蛾贴,止汗贴;小儿推拿;小儿开胃增食合剂;内服中药+中药熏洗治疗过敏性紫癜;两样膏贴敷治疗腮腺炎等。


15个省级重点专科:骨伤科、肾病科、儿科、精神心理科、针灸科、中药炮制制剂科、肛肠科、脾胃病科、中医护理(心血管科)、妇产科、老年病科、风湿骨病科、皋兰县中医医院护理学专科(骨伤)、针灸科(护理)、肿瘤科。


代表性专科:

肿瘤科

甘肃省中西医结合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甘肃省区域中医肿瘤医疗中心。


代表专家:特聘肿瘤学专家关泉林、赵达为技术指导,长江学者、全国名中医、中心主任张志明教授。


特色: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减轻放化疗毒性,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脾胃病科

甘肃省中西医结合消化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中医优势专科、甘肃省中医特色优势专科。


代表专家:国医大师周信有,国家名老中医工作传承建设项目专家王道坤,内镜中心名誉主任、首席专家薛迪强,甘肃省名中医汪龙德,青年岐黄学者刘俊宏。


特色:继承国医大师周信有学术思想,开展中医诊疗;建立院内消化系统肿瘤防治联盟,开展MDT会诊;开展无痛内镜手术。


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针灸、中西医结合临床。

3个甘肃省医疗卫生重点学科:针灸推拿、中西医结合心肾、中西医结合呼吸。

3个国家中医优势专科:针灸科、骨伤科、脾胃科。

5个省级中医特色优势专科:脾胃病科、儿科、康复科、风湿骨病科、肺病科

2.临床医学中心及研究中心

2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国家中医(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国家中医心血管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

3个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甘肃省科技厅):甘肃省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甘肃省中西医结合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甘肃省中西医结合消化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2个省级临床医学中心(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甘肃省针灸推拿临床医学中心、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心血管临床医学中心。

2个省级区域中医(专科)医疗中心:甘肃省区域中医(肿瘤)医疗中心、甘肃省区域中医(肾病)医疗中心。

3.三大中心建设:卒中中心已批复;胸痛中心已通过现场专家评审,等待最终评审结果公布;创伤中心将于近期迎接验收。


四、中医药传承

1.专家队伍:1名国医大师、2名全国名中医、1名岐黄学者、1名长江学者、2名青年岐黄学者。9个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1个岐黄学者工作室、1个长江学者工作室、1个省政府参事工作室、8个甘肃省名中医传承工作室。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名、突出贡献专家1名、甘肃省拔尖领军人才1名、领军人才3名、优秀专家2名,享受“甘肃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津贴”人员10人,博士生导师46名、硕士研究生导师76名。


2.甘肃省名中医工作站:汇集40余位名老中医成立了甘肃省名中医工作站,开展中医诊疗、带教工作和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工作。


3.中医特色疗法:中医骨伤非手术疗法、中药疗法、针灸、推拿、蜡疗、理疗、熏蒸、刮痧、拔罐等独具中医特色的非药物疗法备受患者青睐。医院每年开展“膏方节”“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等中医特色疗法受到患者的欢迎。


4.特色制剂:医院为省级中药药事管理能力建设项目、中药创新能力提升项目实施单位;设有首批全国中医药炮制技术传承基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炮制传承基地与甘肃省中医药防治慢性疾病重点实验室,甘肃省中药炮制工程技术中心,北院建有制剂研发中心。与中国医药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姜石颗粒获得临床实验批件,62种特色院内制剂为临床中医药特色的发挥提供了保障,33种调拨全省使用。“针穴外敷药袋”“参茸补益酒”“外敷面膜”等注册“陇绿源”商标,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甘肃方剂”扶正屏风颗粒、宣肺化浊颗粒和培土益肺颗粒获批院内制剂。院内制剂纳入医保支付的品种达到43个。


五、教学科研

1.作为甘肃省唯一入选医院获批教育部国家中医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


2.甘肃中医药大学的临床实践教学基地:医院承担大学博士、硕士、本科三个层次的人才临床培养任务。联合博士培养点2个(中医、中西医结合),硕士生培养基地12个,教研室12个。


3.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和全科医师培训基地:医院每年承担600余人的医师规培任务。2021年被遴选为国家级中医规培全科重点专业基地。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适宜技术省级推广基地:承担甘肃省基层中医适宜技术师资培训任务,为省级中医医院中医骨干人才培训项目实施单位。近5年在兰州、武威、天水、甘南、陇南、临夏、张掖等地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各级各类培训活动近30期,培训人员上千人次。


5.获批甘肃省卫生建康委员会2023年卓越中医药师资(中医规培骨干师资)培训项目、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转岗培训项目。


6.科研成果:建院以来共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27项。2020-2022年省部级科研立项60项;科研项目获奖17项,其中省部级3项;发表SCI论文30 篇,CSCD论文60篇,论著26部。2022年2项课题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1项成果获甘肃省药学发展奖一等奖,2项成果获甘肃省科技进步奖,尤其是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在省内中医方面实现零的突破。


六、社会服务

1.专科联盟

医院为县域医共体和专科联盟建设项目实施单位;甘肃省针灸专科联盟牵头单位,已与基层90家医疗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甘肃省心血管专科联盟牵头单位,已与基层46家医疗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甘肃省中西医结合风湿病紧密型专科联盟牵头单位,已与3家医院签订了合作协议;甘肃省中风病中医康复专科联盟(吞咽障碍)紧密型专科联盟牵头单位,已与10家医院签订紧密型合作协议。


2.基层帮扶

对口帮扶基层医院:开展对临洮县中医院、康县中医院、秦安县中医院、碌曲县人民医院、永靖县人民医院的对口帮扶工作。


与临洮县政府、秦安县政府启动共建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合作内容包括:名中医巡诊、建立名中医大讲堂、双向转诊、基层群众常见病和多发病防治、基层医务人员能力提升等。


3.对外交流与培训

建设有吉尔吉斯斯坦岐黄中医药中心,巴西圣保罗中国—巴西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开展中医药技术培训、诊疗、中医药文化推广等。近5年接收俄罗斯、法国、巴西、乌克兰、吉尔吉斯斯坦等医护人员的中医技术培训400余人次。


2022年,医院入选商务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公布的第二批特色服务出口基地(中医药)和首批上合组织传统医药产业联盟成员单位。荣获首批“上合组织传统医药产业联盟”成员单位,作为唯一医疗机构入选首批48家入盟成员机构中方联盟成员。获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项目2项:中国—吉尔吉斯斯坦中医药中心、中国—巴西中医药中心。


发起和组织丝绸之路中医药技术合作联盟:涵盖西部45家医疗单位及教学科研机构,以“中西融合、资源共享、合作创新、互助共赢”为宗旨,为我省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医疗体系建设以及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推广做了大量工作。


健康义诊:医院充分发挥公立医院的公益性,组织专家在社区、老年公寓,碌曲、永靖、康县、临洮、渭源、宕昌、榆中、皋兰、清水等地的县、乡、村进行医疗指导或义诊,推动优质资源下沉,为基层群众就医提供支持。


4.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中医疫病防治

2020年医院派出32人支援武汉疫情防控工作,出色完成了工作任务。研发“艾果辟瘟散”及“扶正屏风合剂”,助力复工复产。2021年先后派出69名专家、168名护理人员支援甘肃省定点医疗机构及兰州市核酸筛查,向社会发放岐黄避瘟方、扶正屏风方等预防性煎药制剂共计8.72万付。2022年先后派出696名医护人员(1114人次)支援西藏疫情防控(28名队员坚守55天)、省内定点医院患者救治、方舱医院管理和诊疗、社区核酸采集、临夏医疗救治指导等工作,北院、西固院区参与了当地疫情防控。


七、展望

“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统筹发展,辐射社区与医养等三级、二级、社区多层次并存的服务体系与链条,全面提升医院硬件条件、管理水平、运行效率、医疗服务质量,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建成一所在西部地区有重要影响力和引领示范作用的品牌中医医院。 

扫码关注,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