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语言发育,跟身体哪些功能有关?

成都西南儿童医院 2020-09-24
已阅读 2158

1.孩子的语言发育,跟身体哪些功能有关?

  答:语言能力的发育主要受大脑及口腔功能的影响。首先是能否理解人们说出的词语,或者理解到什么程度,这主要受大脑发育的影响。如果大脑发育迟缓,孩子无法理解语言的意思,将会直接影响他的语言认知能力,从而影响他的说话能力。其次是孩子自己发音的状况,这一点与口腔功能的发育密不可分,孩子面部的细小肌肉群发育完善,才能促进孩子说话说得“更清晰”。

  2.多语言环境是有助于孩子的语言发展,还是会阻碍孩子的语言发展?

  答:多语言环境与孩子的语言发展水平没有必然的联系。只是在孩子的语言发展初期,多语言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可能会说话相对晚一些,因为同样一个词、一句话,不同的语言体系表达方式是不同的,这一点,对于孩子的理解上可能有一点难度。

  对于多语言环境下的家庭,如果希望孩子能够接受不同的语言,首先建议家长一定要坚持。不能因为短期内孩子语言能力“发展缓慢”就中途放弃,有研究表明,一般多语言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到三岁以后,可能会迎来一个“语言爆发期”。其次,多种语言一定是家长本身所擅长的(中英双语或者普通话和方言),而不是为了孩子从小掌握不同的语言而刻意营造的。比如家长自己并不擅长英语,但希望孩子从小会说英语,经常在家冷不丁地冒出几个英文单词,这样反而不利于孩子的语言发展。

  3.能用电子产品代替家长对孩子进行语言启蒙吗?

  答:电子产品、早教机可以作为孩子的娱乐工具,但不能代替家长对孩子进行语言启蒙。因为不管是哪种类型的产品,对孩子来说都只是一种单向的语言输入,而语言能力是需要在输入、输出的双向互动中得到发展的。另外,孩子在操作电子产品时,不需要“主动思考”,只要机械地操作即可,这并不利于孩子思维能力的发展。

  其实,即便家长每天只能抽出半小时来高质量地陪伴孩子,进行语言交流、亲子共读等活动,对孩子的语言发展就能够起到非常有效的促进作用。

  4.孩子说话晚,跟父母的遗传有关系吗?

  答:会有一定关系,但不是的全部关系。家长不要因为自己小时候说话比较晚,就觉得孩子也一定会说话晚,而忽略孩子的语言发展。比起遗传因素,家长后天和孩子的交流、引导对孩子的语言发展更重要。因此,希望锻炼孩子的语言能力,应从孩子出生后就尽可能地多跟他说话,去引导他,而不是等待。

  5.孩子说话晚是智力发育有问题吗?

  答:每个孩子的语言发育情况各不相同,即便是同龄孩子也有很大的个体差异。建议家长先通过育学园的成长测评功能了解孩子的发育水平,看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如果在正常范围内,则不需要太过担心。判断孩子是否智力发育有问题,不能仅看孩子说话的早晚和内容的多少,还应当关注孩子的整体发育情况,比如孩子的运动能力、适应性和反应性是否良好等。

  6.孩子说话晚,会是“孤独症”吗?

  答:孩子说话晚,不一定是孤独症。孤独症是一种神经发育失调引发的症状,会表现出诸如语言发育障碍、兴趣狭隘及刻板行为等一系列症状。而且孤独症的孩子,语言发育障碍通常总体表现为无法像正常孩子一样与别人顺畅交流。也就是说,如果孩子说话晚,但能正常与家长进行沟通,家长说的话他能明白,他也能通过行为动作或“嗯嗯啊啊”表达自己的意图,就说明孩子基本不是孤独症。孤独症的评估与诊断是一个全面性、综合性的工作。

  答:宝宝舌系带短,首先要看这种情况是否影响了宝宝的发育和生理功能。对刚出生的宝宝来说,如果由于舌系带过短影响到他吃奶了,还是有必要做手术的;对于大一些的孩子,比如4-5岁的孩子,因为舌系带短,引起了发音问题或颌骨发育问题,这也是需要做手术的,对年龄没有特别的要求。如果宝宝舌系带短,但并没有对宝宝造成影响,则可以不用特意去关注。

  7.孩子7个月了,应该怎么与他建立语言交流?

  答:一方面,家长可以借助于绘本和宝宝建立语言交流,平时多陪宝宝读一读绘本,既能增进和宝宝的语言和情感交流,又能通过绘本的内容,帮宝宝建立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另一方面,家长也可以日常跟宝宝聊聊天,可以说些日常生活相关的内容等。随着他逐渐长大,他也会从聊天中学习到日常交流的语法规则。家长不要觉得小宝宝什么都不懂,就不跟他说话了,日常聊天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8.一岁九个月的孩子,前一阵还说爸爸、妈妈、爷爷之类的,最近开始不怎么说话了,怎么回事?

  答:这种情况下,家长可能需要反思一下是不是没有给孩子足够的应用语言的机会?因为孩子呼唤亲人,往往是在有需要的情况下。如果家人太过“善解人意”,每次不等孩子表达需求,就提前帮孩子解决好,那孩子需要使用语言的机会就少了。家长可以试试故意制造让孩子使用语言的机会,多跟孩子对话,比如孩子指着一个东西要的时候,故意表示不明白他的意思,刺激他用语言告诉你要什么,或者在家里让孩子帮忙传话“你能帮我叫妈妈/爸爸过来吗?”等等,在孩子努力说话后,要及时进行鼓励,这样一来,应用得多了,孩子的语言能力自然也就增强了。

  9.两岁三个月男孩,运动能力超强,但语言只会两个字、三个字的词,不超过10个,属于发育“偏科”吗?

  答:孩子各个方面的发育,并不是齐头并进、均一发展的。家长要理解,孩子不同的能力发育可能存在先后的顺序。可能有些孩子语言发育早些,运动发育晚些,有些孩子则恰恰相反,只要孩子的发育水平在正常范围内就可以。如果孩子比较喜欢运动,家长可以利用这一点多跟孩子交流,多用语言表达对孩子运动的支持和鼓励,比如“跳得真棒”“跑得好快”,将语言融在生活中,会让孩子学习起来更容易。

  10.两岁八个月的孩子,只会喊爸爸、妈妈;会说数字、一些叠词和单字,其他都不会说,怎么引导?

  答:如果家中大人很少和孩子聊天、沟通,孩子可能就会出现语言发育较迟的情况。同时,家长也要评估一下,孩子是否理解其他人的话,如果孩子能理解别人的话,只是很少表达出来,说明孩子只是单纯地说话有点晚,而并不是语言发育出现了严重的障碍,家长不必过于担心。针对这种情况,家长要注意多引导孩子说话,创造孩子需要开口说话的机会。

  首先,给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沟通环境。主要照看宝宝的人,一定要注意多和宝宝沟通,在沟通中帮孩子学习和练习表达。如跟宝宝一起读绘本等。其次,在满足宝宝需求方面,家长不要太“勤快”。如果日常生活中,宝宝只做些简单动作或说些简单的字词,家长就能明白他的意思,满足他的需求,那他日常生活中,就不需要说一些复杂的句子来表达需求了,表达能力自然也得不到锻炼。针对这种情况,家长不妨适当“装傻”,引导孩子自己表达需求。

  11.三岁一个月的孩子,说话特别不清楚,不放心他去幼儿园,可以推迟去幼儿园的时间吗?

  答:小朋友之间的表达和交流方式与大人不一定完全相同。我们成人认为的孩子说话不清楚,并不一定等于孩子无法和其他同龄小朋友交流。另一方面,当孩子进到幼儿园,必然会与其他小朋友有更多的交流,这也会给孩子带来更多交流上的动力。当他想要表达想法但又不能完全表达清楚时,可能他就会开始自己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这不仅能锻炼到孩子的社交、语言发育能力,也能提高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更建议家长按时送宝宝去幼儿园,最初可以去的时间稍短些,比如只去半天,之后逐渐过渡到全天,等宝宝回家好,多鼓励宝宝说幼儿园发生的事情,从宝宝口中了解他在幼儿园的生活,帮助宝宝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12.孩子快三岁半,在家说话没问题,出门就不说话了,小朋友和她说话她也不说,怎么引导?

  答:如果小朋友在家说话完全没有问题,那么基本可以排除语言发育方面的问题,家长不用太过担心。孩子出门不愿意说话,更多地可能与社交方面的心理因素有关。比如说,孩子本身就很少出门,很少有与小朋友交流的机会,因此可能会觉得陌生、不习惯而不愿意与小朋友说话;又比如,孩子出门接触到的小朋友与他年龄、兴趣等方面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因此觉得“没得可聊”。但不论是哪种情况,家长都不要强迫孩子一定要与小朋友交流,建议家长先了解孩子出门不愿意说话的原因,然后再进行相应的引导。

  我们开通了线上咨询,家长可以把想要问的问题和相关症状描述,通过点击下方「立即咨询」咨询,会有专业的康复老师为您解答,可以得到针对您孩子专属的分析改善建议。

 

扫码关注,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