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荨麻疹是生活中十分常见的皮肤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反复复发是其特点。这时候,患者皮肤可见血管、粘膜等出现短暂性炎性充血,还有组织内水肿的情况。
一般地,慢性荨麻疹是由急性荨麻疹发展而来的。急性荨麻疹因久治不愈或久不治不愈,在病程超过6周以后可被视为慢性化,也就是发展成了慢性荨麻疹。
所以在急性荨麻疹发作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地处理,采取专业的治疗措施。那么慢性荨麻疹的诱因又有哪些呢?
1.药物。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如果出现疾病后需要及时地用药来治疗。但是在用药的过程中,不注意药物使用的安全问题,部分药物使用后悔引发荨麻疹。常见的有血清疫苗、青霉素等。这些药物通过免疫机制诱发疾病,除此之外,常见的吗啡、阿司匹林、维生素B1等药物为组胺释放物,容易导致肥大细胞释放组胺而引发荨麻疹。
2.过敏源。在接触到过敏源后,就有可能会诱发荨麻疹。如动物皮毛、花粉、羽毛、蚊虫叮咬等情况都可能导致荨麻疹。所以,容易出现慢性荨麻疹的人,需要及时远离过敏源,以免接触后出现不良的反应。
3.饮食。饮食对机体健康也有很大影响, 如果对某些食物有特殊反应的,就应该考虑忌口了。如部分人进食了蛋类食物、乳制品、鱼、虾、蟹等食物,就出现荨麻疹的症状,这说明这些食物会诱发荨麻疹。
4.内分泌。出现内分泌紊乱,内分泌障碍等情况后,容易诱发荨麻疹。在日常的生活中,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保持心态的平和稳定。以免精神因素引发体内的内分泌障碍,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慢性荨麻疹的发生。
5.感染。常见的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等都可能引发慢性荨麻疹。在研究中发现,人体感染了蛔虫,肝炎病毒,上感病毒,金葡萄球菌时,也会诱发荨麻疹。可见,病毒,细菌等感染人体后,同样会影响机体健康。
6.物理因素。诱发荨麻疹的物理因素较为常见,如人在冷热刺激、摩擦或是阳光照射的情况下,都可能会出现慢性荨麻疹。如果是受到物理因素引起的荨麻疹,就需要消除这些不良的影响因素。所以,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更应该注意,避免荨麻疹的发生。
荨麻疹发生后该怎么护理好,不让它发展成慢性荨麻疹呢?
荨麻疹的发生,常常让患者皮肤瘙痒难耐,使人坐卧不安,甚至是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那么在接受专业治疗的同时,还应该做好这几项护理工作:
1.避免出血热敷。荨麻疹患者皮肤可见红肿、瘙痒、风团等症状,而且睡前瘙痒加剧,严重地影响患者的睡眠。这时候患者会采用热敷的方式来缓解,但是热敷的方式对荨麻疹患者并没有好处。热敷只是暂时缓解了瘙痒,而此时热敷还会导致局部皮肤温度骤升,血管出现扩张等情况。这样一来,病情不仅会加重,也让患者皮肤因潮湿造成细菌、灰尘粘附在患处,不利于病情的恢复。
2.皮肤保湿。如果荨麻疹患者的皮肤比较干燥,那么瘙痒的情况就会加重。尤其是在长时间的疲劳和睡眠不足的情况下,血液循环变差,皮肤也会因此更加干燥、粗糙。所以在荨麻疹患病期间,应该注意作息,做好皮肤保湿工作,在身上涂抹润肤霜等。
3.减少外界刺激。冷热变化大、紫外线等情况都是会造成病人荨麻疹情况加重的。所以在平时应该注意避免皮肤受到外界各类刺激,如出门前做防晒,洗澡水温适宜(不过冷,不过热),使用弱酸弱碱的洗护产品,以免刺激皮肤。
4.药物治疗。在专业皮肤科医生的建议和指导下,合理、规范地用药,切忌自行用药,产生不良的影响。急性荨麻疹患者在初发期,能尽快解决皮肤问题,就别拖延至慢性荨麻疹,延长病程。
慢性荨麻疹更应该注意,严格遵循医生的嘱咐用药,足够疗程和规范化的治疗会更好。此外,还应注意避免已知过敏源,避免复发。
5.饮食调理。荨麻疹的发生主要是和自己的饮食和生活环境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积极的寻找导致自己发病的原因。(专业的皮肤科医院都会有专业的过敏源检测,可查询吸入物、食物等几百种的过敏因子)如果发现自己在进食某些食物或者是某些药物使用之后出现过敏情况,甚至是季节变化,应及时注意调整。
6.发病的时候要忌口。饮食一定要注意清淡,以易消化为宜。海鲜、酸辣刺激、煎炸、肥腻的食物不宜使用。还有已知的易过敏食物也应忌口。
调查数据显示,常见的诱发荨麻疹的食物有海鲜、虾蟹、贝壳等海产品,牛奶、奶酪、芒果、巧克力、桃子、核桃等食物。对青霉素过敏的患者,不宜食用乳制品。因为乳制品受到青霉素的污染而发生疾病。
寒假皮肤病联合公益会诊
下周就过年了,你是否担心过年走亲戚身上的皮肤病太引人注目?本周六(18号)广东老教授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曹志明教授和卢植生教授联合会诊,本次会诊是春节前的最后一次会诊,且仅有一天!
活动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