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针”也可以治愈血管瘤吗?

东莞南城肤康皮肤病科门诊部 2018-12-08
已阅读 2464


  随着国家二胎政策的开放,可爱的宝宝们给万千家庭带来了欢声笑语。但很多宝爸宝妈们却有不少烦恼,活泼可爱的宝宝们身上莫名长了红色肿物,随着孩子的增长,肿物增大速度很快,突出皮肤表面,甚至有破溃、感染,爸爸妈妈们也越来越担心。


图片12.png 

 

血管瘤症状概述

  血管瘤是婴幼儿常见的先天性良性肿瘤,发病率约为4-5%,女多于男。多在出生时或者出生后2月内发现,开始可呈现浅红斑片,很多家长误以为是“胎记”,之后红色斑片会逐渐突出皮肤表面。前3个月是快速增生阶段,3~6个月左右是缓慢增长期,也可能延长至8~10月,1岁之后可能开始缓慢消退,甚至消退至7~9岁。

 

图片13.png 

 

  大部分出现后无明显生长的血管瘤可观察随访等待其自然消退,对于增生较快或处于重要部位对患儿有影响的,临床上易通过早期治疗,抑制血管瘤的增长,促进其消退,减少血管瘤并发症的发生率。尽管血管瘤是良性的并且会自发消退,但在该病进展的任何阶段,特别是在增殖阶段,可能会导致宝宝严重的并发症,如:破溃、坏死、感染、疼痛、出血等,严重的可能会引起器官功能障碍,如:长在眼球附近宝宝可能有失明的风险,更会给孩子带来美观问题及心理压力。且自然消退是一个相当缓慢的过程,在消退完成期仍有部分患儿会遗留永久改变,包括血管扩张、皮肤萎缩、皱折、下垂、纤维脂肪残留及瘢痕等。因此,血管瘤宜早发现早就诊,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图片14.png 

 

  “这些肿物其实是婴幼儿血管瘤,有些可以通过“打针”注射硬化剂彻底治愈的!” 这并非夸大其词,事实上,医学科已经通过“打针”成功治愈了上万例患儿,治愈案例非常可观,已让万千宝宝和家长重获笑颜!

 

图片15.png 

  “许多家长误以为‘打针’就是打点滴,其实并不是这样,我们采取皮下注射的方法,治疗过程很快,就像注射疫苗,一次注射时间大约只有10秒钟,是将药物通过0.45mm的头皮针由周边皮肤直接注射到血管瘤瘤体中,使血管瘤缩小或血管腔闭塞。很多家长对于激光治疗和注射治疗的适应症并不了解,激光治疗适合瘤体比较薄的浅表型血管瘤的治疗,对于瘤体较大,厚度较深,或者混合型、深部型的血管瘤并不适用,容易造成皮肤灼烧、疼痛、水泡甚至疤痕等并发症,这些情况更适用于注射治疗,具有创伤小、不留疤痕、治疗简单的优点”。

 

图片16.png 

血管瘤治疗

  目前,对血管瘤治疗常用方法有药物治疗、激光治疗及手术治疗,治疗根据肿瘤的类型、部位、深浅及病员的年龄等因素而定,常用的方法有: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冷冻外科、硬化剂注射及激光照射等。

 

血管瘤治疗,还根据血管瘤患儿不同病情个性化综合选择治疗手段,治疗手段主要有物理加压、外敷眼药水、局部注射(打针)、激素治疗、口服普萘洛尔、激光治疗、影像引导经皮硬化治疗、介入栓塞治疗等,以实现对血管瘤的最优化疗效理念,即以最小的代价达到最完美的疗效,不复发且无疤痕。

 

治疗原则是:

  ①预防或治疗严重危及生命或功能的相关并发症。

  ②预防血管瘤消退后产生的畸形或面容缺陷。

  ③预防溃疡及感染,对已经产生溃疡的患者,促进溃疡愈合,减少瘢痕产生,并缓解疼痛。

  ④减轻患儿及其家属的心理压力。

  ⑤避免对能够自行消退并且预后较好的病变进行过度治疗。

 

专家提醒:

  血管瘤并不可怕,只要早发现、早治疗、选对治疗方式,基本都能治愈,且不留疤痕。注射治疗血管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但同时需要一定的专业操作水平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若操作不熟练或临床经验不足会导致患儿出现并发症,如:破溃、感染、萎缩等。所以治疗血管瘤一定到专业医院,就诊于专科医生,严格遵循医嘱。 

 


扫码关注,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