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美国癌症年报显示:美国癌症死亡率又下降了!从1991年开始,这已经是连续20多年下降了。每年平均降低1.5%,整体降低了26%,挽救了240万人的生命!
为什么会这样呢?最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美国人选择“早诊早治,把癌症扼杀在萌芽里”,而我们中国人则信奉:“没病别往医院跑”。而“无症状”恰恰是很多癌症的隐身衣,早期不易引起国人的警惕,很容易被忽略。
虽然人类还没有找到征服癌症的办法,但你只要通过癌症筛查早点发现它,就你个人而言,可以大幅提高战胜它的几率。
大肠癌筛查
高危人群
40岁以上有两周肛肠症状的人群,比如大便习惯改变(慢性便秘、慢性腹泻等);大便形状改变(大便变细)、大便性质改变(黏液血便等);腹部固定部位疼痛。
有大肠癌家族史的直系亲属
大肠腺瘤治疗后的人群
长期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
大肠癌手术后的人群
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和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家族史的20岁以上直系亲属
50岁以上无症状人群
筛查建议
1
40岁以上有症状高危对象
经两周对症治疗未缓解者
这部分人群应及时做肛门直肠指检、大便隐血试验(FOBT)检查,任一指标阳性应进行钡剂灌肠检查或肠镜检查。
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亦可直接进行肠镜检查以明确诊断。
如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经肠镜检查仍未示异常,建议做胃镜检查,以排除上消化道出血。
2
40岁以上无症状高危对象
每年接受1次大便隐血试验(FOBT)检查,如大便隐血试验阳性,则加钡剂灌肠检查或肠镜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如大便隐血试验(FOBT)检查连续3次阴性者可适当延长筛查间隔,但不应超过3年。
3
50岁以上无症状筛检对象
每年接受1次大便隐血试验(FOBT)检查,每5年接受1次肠镜检查。
胃癌筛查
高危对象
60岁以上人群
中重度萎缩性胃炎
慢性胃溃疡
胃息肉
良性疾病术后残胃(术后10年)
胃癌术后残胃(术后6~12个月)
异型增生(轻、中、重)
中、重度肠化生
明确家族史
胃黏膜巨大皱褶征
筛查建议
年龄大于40岁,有腹痛、腹胀等上腹部不适症状,并有上述提到的高危因素者,应根据医生的建议定期做胃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