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宠茂

卢宠茂  主治医师

+ 关注

第一执业香港大学深圳医院

暂未开通服务
评分 :0 预约量 :0 粉丝量 :21
扫码进入医生网络诊室

医生排班

执业点
  • 06/01
    周六
  • 06/02
    周日
  • 06/03
    周一
  • 06/04
    周二
  • 06/05
    周三
  • 06/06
    周四
  • 06/07
    周五
  • 医生擅长
  • 医生简介
  • 医生动态
疾病
肝癌

诊疗范围:肝胆胰肿瘤的初筛、外科手术治疗、多学科参与的综合治疗以及肝胆胰肿瘤手术后的定期复查、防复发治疗。 专科特色:肝脏精准切除手术是我科的优势手术类别之一,规则性的解剖性肝切除占所有肝切除手术85%。连续四年术后30天内零死亡率,90%手术患者无需输血,并发症发生率低于8%。近4年的肝脏切除手术量平均100台/年,稳居深圳各大医院前列,其中世界先进的ALPPS(联合门静脉结扎肝脏隔离的二步肝切除术)已完成20余例,腹腔镜下肝切除术比例逐步上升。更于2018年引进香港大学玛丽医院卢宠茂教授卓越肝移植团队,使我科在肝癌精准治疗方面更进一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团队介绍:自2016年1月5日起,我院开设深圳首个针对肝癌高危筛查、手术方案制定、介入及肿瘤药物选择等一站式服务的肝癌门诊。在这里,来自香港大学玛丽医院和内地的港深两地资深专家共同为患者答疑解惑、商讨对策,为肝胆胰肿瘤患者带来符合国际标准的规范治疗。出诊团队成员为科室主管、副主管,力求为广大患者提供最高标准的诊疗服务。"

1、张丹图:张教授是香港大学玛丽医院肝胆外科主任、香港大学外科教授。现为香港肝胆外科协会副会长,多家国际杂志编委。张教授是以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世界著名领导专家。在香港,他行腹腔镜肝切除次数最多,而且成效良好,死亡率为零。他在各期刊(包括两次在《外科年鉴》)发表了玛丽医院的腹腔镜肝切除的成果。在《第135届美国外科协会年会》上,他介绍了在肝硬化患者中进行腹腔镜肝切除的工作。他发表的论文被广泛引用,自2013年以来引用次数超过200,自2016年以来引用次数超过80。他于2018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论文标题为Application of Minimally Invasive Hepatectomy for Liver Cancer《微创肝切除术在肝癌中的应用》。张教授在这个领域中活跃于国际。他是《国际腹腔镜肝外科》的创始成员,并于2019当选为其顾问委员会之成员。目前他是《国际肝移植学会》属下的《放射学委员会》副主席。张教授是一位活跃的研究人员,曾获得多项资助,他一向是多项研究的主要研究员或共同研究员,来自香港《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以及内地的资助总额超过4200万元。张教授在2013年获得《王源美外科游学奖学金》,在2017年获得《詹姆斯四世游学奖学金》以及其他众多国际奖项,包括各国际会议中的最佳论文奖,最佳陈述奖,最佳视频奖,最佳海报奖。他发表了200多篇经同行评审的论文和其他文章,并经常获邀到海外和在各种全体会议上发表演说。他指导了大量学员,当中包括研究生和海外学者。

2、纪任:纪医生是香港大学深圳医院肝胆外科顾问医生、科室副主任、硕士生导师。现任深圳医学会肝胆胰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肿瘤防治联盟深圳市肝胆胰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胰腺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第一届广东省肝脏病学会肝硬化专业委员会委员、美国外科学院委员(FACS)、《岭南现代临床外科杂志》编委等。从业20余年,对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如肝胆管结石、肝炎/肝硬化等)的诊治均有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目前主要工作方向在肝脏、胆道、胰腺肿瘤的诊断及循证医学指导下的多学科、多手段结合的外科治疗。尤其在中晚期肝癌的外科手术切除富有经验,在国内及国际范围内较早针对残肝体积不足的中晚期肝癌常规开展一期极限肝切除术、肿瘤降期后切除及ALPPS二步肝切除术,作为主要手术负责人,带领所在团队创造近6年肝切除零住院死亡率的纪录,手术成功率及术后生存率均处于国内、国际领先水平。作为主持人及主要负责人完成深圳市科创委“免疫治疗在胆道恶性梗阻患者中应用的临床研究”及深圳市卫计委“胆道压力对胆道内抗生素浓度影响”两项研究课题,现参与多项省、市级及院内在研临床课题。作为第一作者在《中华肝胆外科杂志》及《肝胆外科杂志》等国内顶级学术期刊发表原创性学术论文30篇,亦在《Annals of surgery 外科年鉴》等国外核心期刊发表文章4篇,参编《胆道外科治疗学》及参译《高级创伤生命支持(ATLS)》专著。每年参加国家级、省市级学术会议20余次,并在多数会议上作报告及讨论。2020年及2021年,连续两年入选《岭南名医录》。

更多医生动态请下载健康160APP

扫码关注,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