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室诊疗范围及特色:三名工程优势专科,深圳市重点专科(培育),提供女性恶性肿瘤患者生育力保护和保存咨询及服务,尤其是针对常见肿瘤,如乳腺癌、白血病、淋巴瘤、妇科恶性肿瘤以及其他需要放化疗的患者提供生育力评估和保护方案制定服务。顾问团队:香港大学玛丽医院吴鸿裕教授、杨树标教授、李幸奂教授、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姚元庆教授、瑞典卡洛琳斯卡医学院附属妇女儿童医院Kenny Rodriguez-Wallberg 教授(瑞典国家级生育力保存项目负责人)等。 主诊专家:王天任 副顾问医生
团队简介:
1、李予教授: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生殖医学中心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
于中山大学从事生殖医学临床与科研工作近30年,曾任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生殖中心副主任、临床负责人,2024年10月调入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主持及参加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40余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及高引用临床研究SCI论文40余篇。在生殖内分泌与人类辅助生育技术方向有深厚造诣。
生殖内分泌助孕方向的主要成就:
1. 人类辅助生育技术和常见生殖内分泌疾病的“绿色”(规范、高效)诊疗: 2018年“改良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系列研究”获广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使常见不孕患者行辅助生育技术助孕的方案简化、并保持稳定的高妊娠率;2017年“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获全国妇幼健康科学技术科技成果二等奖,规范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的诊治,提高妊娠率和降低流产率。
2. 罕见及疑难生殖内分泌疾病的助孕为国内领先及国际先进水平: 国内首报及国际报道最多病例队列“罕见酶缺乏类型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成功助孕分娩,国内“非典型21羟化酶缺乏症” 最多病例队列的助孕,妊娠结局与国际水平相当;国内首报、国际第2例及国际 最多“卵巢抵抗综合征”的临床研究队列和成功分娩人数;国内首报“特纳综合征”女孩冷冻卵子行生育力保存,国内开展卵巢早衰风险人群生育力保存的先锋团队;“反复胚胎种植失败”的系列临床研究提高了困难病例的助孕结局等。
3. 生殖内分泌专著和国内指南共识:2016年和2023年副主编《生殖内分泌疾病检查项目选择及应用》(杨冬梓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2、3版);2023年参编《妇产科学》(乔杰、马丁院士主编)第3版研究生教材(十四五规划教材);2023年参编《中华妇产科学》(曹泽毅、乔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4版);2019年执笔编写的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的诊治共识入选 “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2016年参编《生殖内分泌学》(陈子江院士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版)等。
主要学术任职:中国优生优育学会生殖内分泌专委会常委,中国医促会妇产科分会委员,广东省卫健委人类辅助生育技术评审专家,广东省省健康管理学会理事及生殖专委会副主委、妇科内分泌专委会副主委,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生殖妇科专委会副主委,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生殖分会副主委,广东省医师协会生殖医学分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生殖分会临床学组副组长,广东省医学会遗传学分会委员,广东省抗癌学会肿瘤生育力保护专委会常委等。
主要荣誉称号:2014年度中国妇女健康发展基金会授予“生育健康爱心大使”;2018年和2022年广东省第一、二届“实力中青年医生”;2018年“胡润平安中国好医生”等。
2、王天任医生,北京大学博士,美国耶鲁大学博士后,现担任香港大学妇产科学系荣誉助理教授,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副顾问医生,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联合培养导师。
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深圳市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与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英国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等一流高校开展合作项目,具备丰富的国际合作经验。其从事生殖内分泌和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医疗和科研工作多年,临床实践中擅长处理各种不孕症相关的诊断和治疗,如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等;擅长技术除了常规试管婴儿,人工授精,促排卵,月经调整等之外,尤其致力于女性生育力保存技术的临床实践,致力于转化医学研究,研究方向为线粒体及卵巢老化、女性生育力保存和胚胎着床后发育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深圳市科技项目2项。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Fertility and Sterility和Human Reproduction等国际一流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参编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生育力保护与生殖储备》。多次受邀在美国生殖医学年会(ASRM)和美国生殖研究会(SRI)年会进行发言并获得2项研究奖励。目前担任知名国际期刊Frontiers in Endocrinology的编委,是多个国际生殖期刊的审稿人,如Fertility and Sterility等。同时也是ASRM年度会议摘要的特约审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