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诊疗范围及特色:采用多学科诊疗模式为患者提供最优的个性化精准治疗方案,诊疗病种覆盖肺结节、肺癌、食管癌、纵膈肿瘤、胸膜间皮瘤、肋骨肿瘤、良恶性胸膜病变等病种。胸外科常规开展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以及复杂纵隔肿瘤切除术、气管肿瘤切除重建等胸外科最高难度的手术。对肺部疾病和纵隔肿瘤还开展达了芬奇机器人手术治疗。对于侵犯心脏大血管的纵隔肿瘤,进行人工血管置换及体外循环下根治切除手术。对于部分肺结节进行无管(无气管插管、无胸管和无尿管)手术和日间手术。原创的肺部小结节3D无创精准定位技术为患者减轻穿刺痛苦。通过纤维支气管镜和硬质气管镜,进行肿瘤的消融、气管食管瘘封堵及恶性气道狭窄扩张和支架植入的介入手术治疗。胸部肿瘤科提倡开展肿瘤内科与放射治疗为一体的综合治疗,强调规范治疗基础上的个体化诊疗。肿瘤内科为分子指标指导下的精准医疗(如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以及三阶梯止痛、晚期肿瘤舒缓治疗、临终关怀等。放射治疗为影像引导下的精准放疗:如呼吸运动追踪或控制的4D-CT、呼吸门控技术,调强放疗(IMRT),立体定向放疗(SBRT),生物影像引导的自适应放疗(ART)等。同时开展多学科联合诊疗(MDT),多学科成员包括胸部肿瘤科、胸外科、呼吸内科、影像科、介入科、病理科,根据实际病情邀请神经外科、骨科、心内科、肾内科等相关科室专家。为患者提供权威的、便捷合理的综合抗肿瘤治疗,以及伴随疾病的处理。胸外科与胸部肿瘤科决定共同开设联合门诊,为患者提供快捷简便的就诊方式,给出理想的综合会诊意见,节省交叉挂号的麻烦为前提。 顾问团队:胸部肿瘤科联合门诊团队 主诊专家:庞大志顾问医生、杨利副顾问医生、张吉天副顾问医生、余思远副顾问医生、韩颖高级医生、黄继洁高级医生、张锦亮高级医生、邵广强高级医生、严进锦高级医生等; 如需了解更多,请点击链接https://www.hku-szh.org/
医生简介:1. 庞大志顾问医生:胸外科主管,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深圳市政府最佳医生冠军,深圳市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领衔人。在多个重要学术团体担任职位:广东省医学会胸外科学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胸部疾病学会心肺移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机器人外科分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康复分会胸科学组肺结节专业,常务委员;深圳市医学会第二届胸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医师协会胸外科医师分会第二届理事会,副会长;深圳市抗癌协会临床试验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医师协会胸部肿瘤医师分会第二届理事会,常务理事;深圳市医师协会医学机器人外科应用专业委员会第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华南名医联盟-深圳市胸外科专科联盟第一届,副理事长。庞大志主任擅长于肺部疾病、纵隔疾病及食管疾病的外科治疗,尤其是微创外科治疗。勇于挑战胸外科疑难复杂手术,特别是侵犯心脏大血管的胸腺瘤手术,手术例数及手术难度均属国际先进水平。庞大志主任勤于创新,研发多项原创外科技术。如低成本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其费用为业界平均费用的1/3左右。其研创的基于解剖结构的术中肺小结节3D精准定位方法,不需要进行术前穿刺定位,免除了患者术前穿刺之苦。其研创的腔镜下管状胃制作及上提技术,不需要腹部辅助切口(业界大多常规需要腹部小切口),率先实现了食管微创手术的全腔镜化。其研创的颈部骑式机械吻合方法,提高了食管癌手术颈部吻合的便捷性与安全性。庞大志主任微创手术治疗了400余例重症肌无力患者,主刀手术数量居世界先进水平。他带领团队成功摸索出一整套围手术期处理方案,使术后呼吸困难的发生率从业界通常的10%-30%降至连续二百余例手术零发生。这一不俗的成绩荣获了ACHS2021全球质量改进奖。其原创技术得到同行广泛认可,学术成果发表到国际和国内权威期刊平台,相关经验多次在国际国内重要学术会议上进行交流,多项技术已在兄弟医院得到推广应用。
2.杨利副顾问医生:从事恶性肿瘤临床诊疗工作1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肺癌、胃癌、结直肠癌、鼻咽癌、宫颈癌等常见肿瘤的放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2007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本硕连读专业),毕业至今一直从事恶性肿瘤临床工作。2014年入职港大深圳医院肿瘤科。2012年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消化科访问学习一年,全面系统学习了消化道肿瘤的诊治。2014年于香港大学玛丽医院、香港东区尤德夫人那打素医院交流学习,2018年于新西兰临床试验中心交流学习。2018年至今南方医科大学博士在读。现任港大深圳医院肿瘤科副顾问医生、香港大学荣誉导师。
3.张吉天副顾问医生:副主任医师、日本京都大学医学博士、日本执业医师、硕士生研究生导师。1997年白求恩医科大学(现吉林大学医学部)获临床医学学士学位。后在天津胸科医院胸外科工作。2003年国家卫生部公派留学日本。2009年获得日本京都⼤学博⼠学位,考取日本行医执照。2014年京都⼤学附属医院任胸外科医师兼转化医学中⼼助理教授。2016年开始在香港大学深圳医院胸外科工作。以肺癌诊治和肺移植为中心,从事临床和科研工作20余年,擅长胸部疾病的开胸和微创手术及介入治疗。在国际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
如需了解更多,请点击链接https://www.hku-szh.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