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国良

贾国良  主任医师

+ 关注

第一执业东莞康华医院

已开通
评分 :9.8 预约量 :3490 粉丝量 :343
扫码进入医生网络诊室

医生排班

执业点
  • 05/12
    周一
  • 05/13
    周二
  • 05/14
    周三
  • 05/15
    周四
  • 05/16
    周五
  • 05/17
    周六
  • 05/18
    周日
  • 医生擅长
  • 医生简介
  • 医生动态
疾病
冠心病

心血管病专家,特别在心血管病的介入治疗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是我国心脏病介入治疗的先驱者之一。在国内完成了首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术(PTCA),目前已成功完成近万例PCI术,2006年获冠心病介入治疗“终身成就奖”和“突出贡献奖”两项大奖。

1968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现任东莞市康华医院名誉院长、心血管病医学中心首席专家。曾任西安市心血管病医院院长,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原四军大西京医院心内科主任。曾于1989.9至1990.9 、1994.1至1994.4两次留学日本。享受国家特殊津贴。
曾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常委、
中华医学会陕西分会心血管学会主任委员、
全军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陕西省心脑血管防治委员会委员、
中国保健医学会心脏分会常委、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介入学组常委、
中华医学会内科学会陕西分会副主任委员、
陕西省心脏起搏和介入学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中国循环杂志》、《心脏杂志》、《第四军医大学学报》、《国外医学·心血管病分册》、《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等12家杂志编委;
中央保健局特聘专家,
总后专家组成员、军队科技进步奖评委,
国家中华医学奖评委,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审专家。
从事临床工作以来,特别在心血管内科工作中倾注了大量的心血,特别在心血管病的介入治疗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是我国心脏病介入治疗的先驱者之一。
早在1980年起,师从著名心血管病专家郑笑莲教授开始了冠心病的介入诊断和治疗工作的研究,协助郑笑莲教授在1984年、1985年连续两年举办了冠心病介入诊疗学习班,并在国内完成了首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术(PTCA),1986年在国内首先开展了运用国产尿激酶经冠状动脉血栓溶解术,同年亦开展了经皮肾动脉血管成形术,1987年开展了AMI的PTCA术,是1985年我国开展首例冠状动脉球囊成形术的开拓专家之一。
多年来组织进行了多项科研工作,先后参与了国家与军队的“七五”、“八五”、“九五”、“十五”攻关有关冠心病诊断与治疗的相关课题,其主持开发研制的磁性/磁化支架获得了国家2003年的技术专利。获国家医学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与临床研究,1996年),军队医学科技进步二等奖四项(PTCA治疗冠心病,1987年;PTCR治疗急性心肌梗塞,1989年;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与临床研究,1994年;介入性冠状动脉内的诊断和治疗,1999年),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一项(磁化支架在PCI术防治再狭窄的防治研究,2006年);二等奖二项(PTCA结合支架治疗冠心病左心功能不全,2001年;切割球囊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机理及临床研究,2004年)。
编写著作《现代心脏病诊治技术》1992年12月成都出版社、
《新编内科治疗手册》1988年金盾出版社、
《介入心脏病学》1992年成都科技出版社、
《心血管医师进修必读》1996年人民军医出版社、
《心血管内科手册》1997年2月人民军医出版社等9部,
发表论文400余篇。荣立三等功4次(1986.12、1990.12、1993.12、2000.12), 总后优秀共产党员1次(2002.7)。
从1993年起每年举办冠心病介入治疗研讨及演示会共五届,在20多年介入心脏病治疗的生涯中,共培养出了100多名从事心血管介入的专家,为推动我国介入心脏病学的发展与普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2005年被中华医学会授予“中国介入心脏病学终身成就奖”和“突出贡献奖”,2006年被中华爱国英才报效祖国委员会授予“中华医疗杰出人物”。2008年被中国介入心脏病学组授予:“介入心脏病学终身成就奖”。2011年被评为国心律学会心律失常巡讲中国行2011”东莞站优秀站长。2019年在第三届国之名医盛典上获得“国之名医·特别致敬”奖。

更多医生动态请下载健康160APP

扫码关注,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