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运用最前沿的腹腔镜和内窥镜等微创技术,融合中西医传统与现代医学诊治结直肠肿瘤疾病、盆底疾病、炎症性肠病、功能性肛肠疾病,以及专科急症如消化道出血、急性肠梗阻、会阴坏死性筋膜炎、肛门直肠外伤等复杂疑难疾病。致力于开展大肠癌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研究,研制大肠癌术后中医生存量表。针对岭南地区便秘患者的特点,创新性提出便秘“从肝论治”的学说,重视在围手术期发扬中医药特色。
主任中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为“十三五”国家中管局中医肛肠病学学科负责人,及国家中医优势专科中医肛肠学学科带头人。曾任广东省中医院肛肠科主任、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大外科副主任。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师从上海全国名老中医柏连松教授。为第六届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于2024年获“第十届羊城好医生”称号。参与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主持2020版的痔病中国诊疗指南和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主持的肛瘘中国指南的制订。
从事结直肠肛门疾病的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多年,擅长运用最前沿的腹腔镜和内窥镜等微创技术,融合中西医传统与现代医学诊治结直肠肿瘤疾病、盆底疾病、炎症性肠病、功能性肛肠疾病,以及专科急症如消化道出血、急性肠梗阻、会阴坏死性筋膜炎、肛门直肠外伤等复杂疑难疾病。致力于开展大肠癌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研究,研制大肠癌术后中医生存量表。针对岭南地区便秘患者的特点,创新性提出便秘“从肝论治”的学说,重视在围手术期发扬中医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