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经肿瘤的综合治疗,特别是儿童脑瘤
蔡林波教授1993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毕业后先后在海军军医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就学、在广东三九脑科工作27年,深耕神经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专注“冷门”、大胆创新。对恶性神经系统肿瘤的放疗、放射外科治疗、化疗与靶向药物多学科综合治疗具丰富的经验和见解。2017年以来,多次受邀在北美神经肿瘤学会(SNO)年会、国际儿童神经肿瘤学会(ISPNO)年会以及北美儿童放射肿瘤学会(PROS)年会等一系列国际顶级学术会议上发表大会演讲并分享临床经验。长期临床实践中逐步形成了鲜明的治疗特色与优势:(1)儿童神经肿瘤特色:一、在国内率先开设以放疗为主的儿童神经肿瘤综合治疗亚专科(辖床位26张)。二、在国际上首创心理干预替代全麻下的儿童神经肿瘤放疗。三、首先提出急诊放疗用于挽救颅内危重生殖细胞瘤患儿并于2017年在美国哥伦布召开的第五届世界颅内生殖细胞瘤国际研讨会上作大会报告,当时是中国大陆学者中的唯一担任大会报告的代表。担任《中国抗癌协会整合诊治指南-髓母细胞瘤整合诊治指南》、《中国抗癌协会整合诊治指南-中枢神经系统生殖细胞肿瘤整合诊治指南》主要编委成员,年均收治14岁以下神经肿瘤患儿超200例。(2)对脑转移瘤尤其是多发或大体积晚期难治性脑转移瘤开展基于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的多学科综合治疗,率先提出责任病灶的概念,将具有最大占位效应并导致显著的神经功能损伤或颅高压症状,有导致脑疝形成或具有最大脑疝风险、位于脑脊液循环通路上的转移灶定义为责任病灶,进行优先处理。此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在相关领域内被广泛推广。年均收治超300例,并作为主要成员参与编写了我国《肺癌脑膜转移瘤诊治共识》。(3)探索脑胶质瘤多学科诊疗模式,率先开展了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在脑胶质母细胞瘤治疗的临床研究以及针对脑胶质瘤全基因组测序与高危患者基因标志物识别分析研究,年均收治胶质瘤近300例。参与编写了《中国胶质瘤放射治疗专家共识》。担任《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放疗经典病例》副主编、《成人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放射治疗学》副主译。29年来蔡林波教授带领团队成功救治了上万例神经肿瘤患者,成功挽救了2000余例危重患者的生命,团队在业内的品牌、在患者中的口碑一致得到认可和肯定。
蔡林波教授一直致力于科研和教学发展,广东三九脑科医院作为暨南大学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华南师范大学附属脑科疾病与康复医院,是国内为数不多率先开展脑科学与康复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摇篮。蔡林波教授领衔承担包括:(1)国家人类遗传资源共享服务平台项目:人类脑样本生物样本资源平台建设,编号:2005DKA21300 (2)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粤港澳大湾区创新中心项目:脑库与新型脑分子病理诊断,编号:YCZYPT[2018]04-01(B)(3)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小鼠海马组织蛋白组变化与放疗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研究,编号: S2012010009620,(4)广东省科技厅计划项目:心理干预在儿童脑肿瘤放疗中的应用研究,编号:20l7ZC0418(5)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靶向HER2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在脑转移瘤治疗中的抗药性机制研究,编号:202002030086(6)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脑胶质母细胞瘤不同分子亚群特征性基因与肿瘤微环境相关性研究,编号:202201011741。本人及团队发表中英文核心期刊60余篇。蔡林波教授培养了6名硕士,3名博士。2021年被评为暨南大学优秀医学教学科研工作者。
蔡林波教授作为一名医者,心系公益一线,为患者解决切实困难。协助爱心人士设立 “爱心基金”,帮助经济困难患者,近几年已有上百名患者获得资助。在病区挤出宝贵的医疗用房为儿童肿瘤患儿开设活动室,邀请广州少年宫老师每周五来病区带孩子们绘画,请专业团队为患儿们进行音乐治疗,力求让患儿在住院期间同样享受同龄儿童的学习、生活乐趣。在新冠疫情初发的2020年春节,蔡林波第一时间成立党员抗疫突击队,在春节假期人力不足的情况下,带领党员自发冲在防守前沿,守住医院第一关,确保了医院有序、安全的诊疗环境。并于疫情期间开展线上专家义诊、咨询、讲座等活动,迄今已近百场、孜孜不倦,为数万名被疫情所困的患者答疑解惑、满足受疫情影响“就医难”的需求。在2021年和2022年的广州疫情期间,组织全体党员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主动报名为市民采集核酸。蔡林波带领的团队始终倡导以人为本,一直致力于神经肿瘤的不懈探索与科研创新,为广大患者带来先进的治疗理念与高品质的健康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