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儿童常见病及疑难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如儿童营养性疾病、胃肠疾病和肝胆胰疾病的诊治。特别是儿童营养不良、慢性腹痛、儿童肥胖等慢性疾病的治疗及管理。开展了儿童胃镜、肠镜及儿童粪菌移植技术治疗儿童难治性疾病,以及儿童自闭症。主要是儿童胃肠道疾病、儿童肝胆胰疾病和儿童营养性疾病。包括儿童消化不良,纳差、打嗝、溢奶、进食少、进食慢、恶心、呕吐、面色不好、腹胀、腹痛、屁多,尤其是慢性腹痛、腹部不适、大便稀溏、绿色或腹泻、便血或是大便带血丝、大便干结、大便次数多、或大便污裤。以及食物不耐受、食物过敏。体重不达标、或体重超标、消瘦、肥胖。肝功能异常、肝大、脾大、黄疸,脂肪肝、药物性肝损伤、先天性遗传代谢性肝病,急慢性胰腺炎等症状与疾病。
1985年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师从国内著名的儿科专家同济医科大学的董永绥教授,研究小儿乙肝的传播途径和预防,获硕士学位。现任深圳市儿童医院消化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汕头大学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在儿童乙肝的诊断和治疗、新生儿黄疸、小儿淤胆型黄疸、儿童CMV感染、婴儿肝炎综合征、小儿药物性肝损伤等儿科肝脏疾病的诊治,以及小儿急慢性胃肠炎、消化道溃疡、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食物过敏性胃肠病等儿童胃肠道疾病及相关营养性疾病的诊治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近年来,着重于儿童消化系统疾病的肠道微生态、儿童代谢性肝病和儿童脂肪肝的临床研究,也开始进行一些有意义的探索。
1989年曾获得中国人民解放军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一次。为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消化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第十届委员会儿童肝病和感染专业学组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儿科分会消化营养组第一、二届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罕少疾病第三届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医学会消化专业委员会第二、三、四和五届委员;深圳市医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第一、二届委员;深圳市医学会儿科分会第六届委员会委员;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儿科专业委员会委员;《罕少疾病杂志》编辑。目前为深圳市医学会儿科分会小儿消化肝病营养学组组长。作为项目组成员参与多个省、市级科研项目,均已顺利结题。现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2014年深圳市科创委课题一项,目前进展顺利。撰写论文30余篇,参与编写医学专业书5部,已出版3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