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科常见病,反复咳嗽,反复感冒,反复发热、反复扁桃体炎,免疫力低下,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关节炎,关节痛,幼年特发性关节炎、过敏性紫癜、川崎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风湿免疫性疾病以及过敏性疾病
安云飞,男,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亚太免疫缺陷学会(APSID)、欧洲免疫缺陷学会(ESID)会员。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儿科方向),香港大学访问学者。从事风湿性疾病及原发性免疫病的临床与研究工作,擅长儿童常见疾病如反复感染;儿童原发和继发免疫功能低下;常见风湿性疾病如关节肿痛/关节炎、皮肌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川崎病等的诊治以及过敏性疾病的诊治。长期从事儿科学和临床医学本科学生理论课、实习、见习、规范化培训学员带教任务。担任硕士生导师,培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基因治疗修饰及免疫缺陷病机制研究,与同事一起在国内首次发现并描述了IPEX,CFI,CIITA,HIE(DOCK8),BCL11b,SIFD(TRNT1),ILFS2(NBAS)等免疫缺陷病病种。首次描述中国人LIG4缺陷临床分子特点及特征性热点突变、染色体交换致回复突变。描述了较大样本XHIM、XLP1、STAT1 GOF等疾病与分子特征,在此基础上同血液科合作实现了XHIM/IPEX的疾病移植根治治疗。参与WAS及DOCK8缺陷发病机制研究,发现WAS基因影响Tfh数量及功能、DOCK8基因突变影响IgHV基因高频突变及抗体亲和力成熟,为临床IVIG替代治疗WAS及DOCK8缺陷提供了部分依据。发现γδ-T细胞可直接从流感病毒感染的B细胞转移部分细胞膜蛋白及脂质成分而直接具备抗原提呈功能。
社会任职
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儿童风湿免疫学组青年工作组副组长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过敏医学专业委员会儿童过敏学组副组长中国中药协会儿童健康与用药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及肾脏、风湿免疫学组秘书亚太医学生物免疫学会基因诊断与标准化首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重庆市免疫学会青年委员会副主委重庆风湿病学/免疫学会青年委员
科研成果
开展PBL教学课题研究,发表教学论文。在开展常规理论教学过程中,积极理论创新,承担重庆市教委《整合医学背景下以角色扮演为抓手的TBL在儿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教学课题,参与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大项目等教学课题研究。积极促进PBL教学在儿科各层次的教学的实践和创新以及促进多种教学的有机融合。发表《提高医学生PBL操作性与学生积极性实践》等教学论文。参编本科第九版《儿科学》教材、《诸福棠实用儿科学》、国家电子书包《儿科学》、《儿童单基因病基础与临床(第一版)》、《儿童过敏性疾病诊疗建议》等教材、学术著作和诊疗建议的编写。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因、面上项目、重庆市教委、重庆市科委科研基金研究。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项目研究。发表中英文论文4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SCI 1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