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用神经调控技术,治疗常规治疗或其他微创介入治疗无效的顽固性慢性疼痛和顽固性功能障碍性疾病。1)脊髓电刺激治疗各种神经痛,包括创伤(神经损伤、脊髓损伤)和手术后(脊柱手术后、截肢后、盆腔手术后)神经痛。2)脊髓电刺激治疗缺血性疼痛(雷诺氏症、肢体缺血、糖尿病足等)和功能性障碍(慢性胰腺炎、肠功能紊乱综合征、克罗恩病等)导致的内脏痛。3)周围神经刺激治疗顽固性偏头痛、慢性顽固性腰背痛以及会阴、直肠、前列腺痛等。4)鞘内药物输注系统治疗癌痛、顽固性慢性痛(粘连性蛛网膜炎、轴性痛等),以及脊髓电刺激无效的顽固性疼痛。5)与相关科室合作或联合治疗功能障碍性疾病:a)采用鞘内巴氯芬输注治疗(脑瘫、脊髓损伤后等)顽固性中枢性痉挛;b)采用高位颈髓刺激促进(外伤、车祸、脑出血后)“小意识状态”患者苏醒;c)采用骶神经刺激治疗膀胱功能障碍;d)采用高位胸髓刺激改善重度心衰患者的心功能,有效减少无冠脉搭桥和支架植入指征的频发性心绞痛患者的发作频率,减少硝酸甘油的的用量6)使用远程患者自控镇痛系统实施鞘内药物输注,缓解顽固性癌痛。
金 毅,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医师协会神经调控专业委员会常委,西部精神医学协会疼痛与身心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癌痛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疼痛治疗学组委员,江苏省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委员。《医学参考报?疼痛学频道》副主编及《中国疼痛学杂志》、《实用疼痛学杂志》、《临床麻醉学杂志》编委。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6篇,参与编著8部。主要从事慢性疼痛的基础研究与临床诊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