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从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栓发生机制的临床与基础研究、腔内影像学在急性冠脉综合症介入诊疗领域的临床应用研究。 于2007年至今,师从我国著名心血管病专家于波教授,从事冠脉影像学优化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
胡思宁,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要从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栓发生机制的临床与基础研究、腔内影像学在急性冠脉综合症介入诊疗领域的临床应用研究。 于2007年至今,师从我国著名心血管病专家于波教授,从事冠脉影像学优化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2012年到2015年赴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做访问学者。期间,在国际上首次在体证实ACS两个主要病理机制斑块破裂,斑块侵蚀上在血栓形成上存在明显差异,同时对溶栓药物反应性也不同,系列研究成果为ACS患者的个体化治疗制定奠定理论基础。研究结果发表于JACC杂志(IF:16.503)杂志上。 目前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女性健康学组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心血管介入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心血管分会委员,黑龙江省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现任JACC 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中文版编委。 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作为课题骨干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1项。近五年发表SCI文章40篇(总影响因子大于200、单篇最高16.503),发表国际会议论文4篇。参与编著中文论著2部。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项。入围2017年度中国介入心脏病学大会青年医师研究奖一等奖。荣获2018年度哈医大二院首届优秀青年基金项目。作为项目骨干成员,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华夏医学科技奖一等奖等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2019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