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天性巨结肠症及同源病、胆道闭锁、胆总管囊肿、漏斗胸及小儿肿瘤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小儿外科主任、美国辛辛那提儿童医院客座教授、香港大学玛丽医院访问教授。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委员外科内镜学组副组长,卫计委小儿内镜医师考评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医师协会小儿外科分会常委,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妇幼微创分会副主任委员、普外学组组长,湖北省小儿外科分会主任委员,武汉市小儿外科学会主任委员,湖北省漏斗胸矫治中心主任,湖北省小儿外科医联体主任委员。担任《中华小儿外科杂志》、《中国微创外科杂志》等编委、以及《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World Journal of Pediatrics》和《Journal of pediatric surgery》等审稿编委。
长期致力于小儿外科临床、科研、教学等工作,具有扎实的儿外科理论知识、娴熟的手术技能、开阔的科学研究思维。擅长小儿先天性畸形疾病的诊断、微创治疗,1999年完成了中国首例腹腔镜巨结肠Swenson手术,2015年完成中国首例da Vinci机器人巨结肠和胆总管囊肿手术,实施的各类腹腔镜和机器人手术达8000多例;特别是小儿腹腔镜巨结肠手术完成了1700例,机器人巨结肠手术100例以上,领跑全国。并提出了10余种手术技术创新和改进方案,包括长肌鞘分离短肌鞘吻合技术、间接电凝分离直肠黏膜技术、Hybrid经脐部单孔腹腔镜手术、术后肛管管理方案、肛门外横断直肠的Duhamel术式、紧顶技术切除肠间隔、腹腔镜Deloyers升结肠翻转技术、脐部造口后经脐部完成全结肠巨结肠手术方案等等。对胆总管囊肿、肛门闭锁、胆道闭锁、漏斗胸、食管和膈肌疾病诊断和微创治疗以及小儿实体肿瘤的综合治疗有丰富经验;成功主持完成了国内首例四足坐骨联体双双存活和湖北省首例胸腹联体婴儿双双存活的分离手术;完成了湖北省首例产时外科手术。
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发现了胆道闭锁新的血清蛋白诊断标记物MMP7、先天性巨结肠症新致病基因ALK,以及NRG1 rs2439302新突变位点。获得各种科技奖项10余项,其中以第一承担人2015年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6年获武汉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18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发表科研论文140余篇,其中在Gastroenterology, Hepatology, Mol Neurobiol, Surg Endosc, Sci Rep, J Pediatr Surg等杂志上发表SCI论文46篇。主编《腹腔镜先天性巨结肠症手术学》、《小儿肛肠外科临床关键技术》,《小儿外科疑点、难点与对策》,主译《先天性巨结肠及同源病》。
网上门诊: http://www.childrenwk.com/lyb/index.asp
http://tst4114.haodf.com/
E-mail: tshaotao8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