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长神经系统、胸腹部临床疑难杂症影像学诊断,尤其是脑血管病、脑肿瘤、癫痫、神经退行性疾病等影像学诊断。
201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系,获博士学位,2013年英国伯明翰大学医院访问学者,2014年破格晋升为放射科副主任医师,2018年美国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访问学者,2019年晋升为主任医师。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CT、MRI及分子影像学有较深入的探索,并与神经内外科合作进行脑肿瘤、脑血管与癫痫的临床与基础研究。首次采用多模态磁共振成像技术揭示了胶质瘤基因特征,提高了胶质瘤的术前基因诊断效能,填补了多模态磁共振无创预测胶质瘤基因分型的空白;建立头颈动脉CT血管造影(CTA)联合全脑CT灌注成像(CTP)多模式扫描方案,在烟雾病中采用的256层CT全脑灌注成像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建立了4D-CT血管造影评估颅内外搭桥血管的新方法;针对难治性癫痫的电生理及耐药机制,合成了新型磁共振阳性造影剂,靶向海马区癫痫灶的电响应增强成像随异常放电程度增加而强化显影,准确定位致痫灶,为靶向治疗奠定了基础。相关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1. 2020年,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
2. 2019年,全国青年文明号号长
3. 2019年,上海市“曙光学者”
4. 2017年,入选“上海市卫生系统优秀学科带头人计划”
5. 2017年,上海市卫生系统青年人才最高荣誉银蛇奖获得者
6. 2016年,入选“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A 类)”
7. 2015年,入选“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计划”
8. 2015年,获得欧洲放射学会Jo Li中国放射医师奖(仅1名/全国)
9. 2013年,入选“上海市卫计委新优青计划”
10. 2015年,入选“上海静安青年英才”
11. 2016年,获得“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优秀带教老师”
12. 2013年,获得“复旦大学十大医务青年”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磁共振专委会全国委员、人工智能学组副组长 上海市医学会脑卒中分会缺血性卒中规范化诊治学组副组长 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学分会人工智能专委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