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啊,拔了牙的地方还会长出牙齿来吗?”
——不会了,人只有乳牙和恒牙两副牙齿
“医生啊,拔了牙那个大洞洞怎么办?”
——正牙是让牙齿移动,最后那个洞洞会关掉的
“医生啊,我的孩子做矫正拔了牙之后是不是要安假牙?”
——what?拔了真牙安假牙?为什么?
拔牙矫正,在中国正畸临床中的比例占了约50-60%。但是对于拔牙矫正,大家的误解却都很深。现代人错颌畸形比如牙列拥挤、龅牙等的发病率很高,随社会的发展,矫治口腔错颌畸形已成为现代文明中口腔健康的内容和时尚美的追求。矫治方案是科学矫治首要和关键的一环,方案制定过程中,医生与患者沟通常见一个议题:矫正牙齿是否需要拔牙?今天,正畸医师就为大家解答一下拔牙矫正的相关问题:

Q:矫正牙齿前为什么非得拔牙?不拔牙可不可以?
A:首先来解释一下牙齿矫正为什么要拔牙。需要拔牙的人都存在一个问题就是牙骨量不协调,意思是牙齿量相对于骨骼量过多,牙齿拥挤。
为什么很多人都有牙骨量不协调的问题呢?人类的牙齿遗传稳定性很强,远古人牙齿和现在人类牙齿的大小、形状、个数几乎是一样的;随着人类饮食的精细化,人类的颌骨不断退化缩小,牙齿没有大变化,因此出现了颌骨和牙齿不匹配的问题。
具体表现是:牙齿的周长>颌骨周长,导致牙齿拥挤、排列不整齐、牙齿向外突。
为了解决牙骨量不协调的问题,腾出位置排齐牙齿,就必须采取拔牙措施。拔牙不仅能排齐牙齿,还能改善面型、提高咀嚼功能。
从黄种人的情况来看,大概50%的矫正病人是需要拔牙的,而且一般是拔掉四颗牙。当然,拔那颗牙是一件慎重的事情。口腔里每一颗牙形态功能各异,重要性不同。医生要选择既能解决问题、又相对不是那么重要的牙齿。
一般遵循的原则是:
1.尽量不拔牙
2.尽量拔坏牙:蛀牙、松动牙、形态不好的牙。
3.尽量拔功能小的牙。
4.上下左右对称拔牙。
5.尽量不拔门牙,因为门牙对美观的影响最大。
6.尽量不拔尖牙,也就是俗话说的“虎牙”,因为尖牙有撕裂食物和支撑口角的功能,拔除后其他牙不能代替它的功能,对咀嚼和口角的丰满度影响较大。
7.尽量不拔六龄牙,因为六龄牙的咀嚼功能最强
当你有龋洞(虫牙)去看医生时,医生一般都尽量治疗牙齿,不轻易拔牙,即使是牙冠大部分龋坏了,若牙根没有问题,也通过系统治疗后做牙冠修复保牙。而正畸医生因为矫正的需要,经常要拔除4颗双尖牙,或者有时需拔除还没有长出来的智齿。
Q:拔牙为什么一定要对称的拔?
A:上下门牙之间为牙列中线,上牙中线是否居中,很影响别人看你的牙齿是否好看。如果只拔除左边而不拔右边,治疗后中线会往左偏,影响美观和咀嚼功能。
Q:拔牙后、矫正牙齿后,牙齿会不会变松呢?
A:不会。我们的骨骼有非常活跃的改建功能:吸收旧的骨骼,重建新的骨骼。所以,牙齿拔掉以及牙齿矫正后,牙周膜、牙槽骨等结构会重建,重新包裹移动位置后的牙齿,不存在松动的问题。部分患者会出现牙齿轻度松动、酸胀不适、咀嚼无力等情况,这都是治疗过程中的正常反应。矫正结束后,这些现象都会消失,牙齿会恢复正常的。
是否需拔牙,当以科学诊断为依据
人类演化进程,头脑趋向发达,脑颅在头部的比例越来越大,颌骨则不断缩小,由于牙齿退化速度慢于颌骨,而牙齿的总量不变,因此,现代许多人牙列拥挤、排列不齐、前突或面型前凸等不足为奇。
牙齿矫正以实现牙列排齐和面型美观为目的,矫治过程是否需要拔牙,首当其冲的是评估牙齿拥挤的程度与整齐排列的矛盾大小,继而从科学、美观角度权衡拔牙不拔牙的利弊,再有的放矢地设定方案。对面型很突、不对称、牙齿重度拥挤、或牙齿畸形阻生等症状当拔牙矫治,轻度拥挤的可邻面去釉,因缝隙或个别缺牙而影响美观者,则对牙作适量的移动就能完成矫治。
方案的最终确定,是综合评估和选择的结果
矫正是否需要拔牙,科学诊断固然是依据,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诊者的诉求。因为影响和决定人的审美意识和美感的因素是多元的,故对自己的牙齿畸形有矫治需求的就诊者的诉求也是多样的,也就是说,矫正方案如何定,是否需要拔牙等,不能简单化、绝对化,应是医生和就诊者在科学诊断和就诊者矫治需求之间的综合评估和选择的结果。
好了,今天就简单介绍到这里!如果有其他牙齿方面的问题可以随时咨询世纪河山口腔医师!世纪河山口腔官网:http://www.shijihesh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