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患糖尿病多年,眼里竟长出这种东西!

长沙爱尔眼科医院 2021-09-28
已阅读 1980

今年84年的胡奶奶于去年患上了青光眼,短短一年的时间,左眼视力由0.6下降到HM30cm(仅看见眼前手动30cm光感),右眼失明。让胡奶奶和家人不解的是,患病期间她明明一直在老家的医院积极治疗,为什么视力没有保住反而越来越差?带着这个疑惑,胡奶奶一大家子从涟源赶到长沙爱尔眼科医院寻找答案...

接诊胡奶奶的是长沙爱尔眼科医院青光眼白内障专科主任叶长华教授,经过一系列问诊及检查,叶教授了解到,胡奶奶的青光眼属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是由本身的原发疾病——糖尿病所引起,糖尿病导致眼睛里长出大量新生血管,引起堵塞,导致眼压升高。 叶教授表示:胡奶奶的情况可以做抗青光眼手术降眼压,但这类青光眼属于难治性青光眼,如果不控制住新生血管的生长,后续眼压还会反反复复增高。


什么是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是一种具有极高致盲率的眼部疾患。主要继发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筋脉周围炎等疾病。发生是由于前述疾病导致视网膜血流供应减少,视网膜缺血缺氧,引起视网膜产生大量新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从而导致虹膜、房角及小梁网大量新生血管形成,引起小梁网的阻塞和房角的进行性关闭从而阻止了房水的正常流出通道,使眼压不断升高,进而引起眼部疼痛。

同时随着眼压的不断升高,眼部缺血缺氧未得到控制,就会造成视神经的损害,引起视力下降,甚至失明、合并眼胀、头痛。目前对于新生血管性型青光眼,主要是通过应用药物或手术降低眼压。

控制原发病,高危人群及早排查


叶长华教授提醒大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趋势,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发病率也逐年增高,治疗颇为棘手,且花费高。所以对高危患者及时的进行检查,尽早发现眼底及虹膜新生血管,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如多次眼底激光治疗、眼内注药是有效控制眼压和保留尚存视力的关键措施。(文/张楚伊)

专家介绍:叶长华


职称: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职务: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沙爱尔眼科医院副院长、青光眼科主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会员,湖南省医学会眼科学专业委员会青光眼学组委员,《眼科新进展》审稿人。

成就:主要从事青光眼、白内障等的临床和科研工作。完成多类疑难青光眼手术2000余例,白内障手术5000余例。积极开展青光眼筛查工作,参与白内障防盲手术的推广和培训:在青光眼的发病机制及视神经保护方面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发表论文20余篇,参编专著2部。2005-2007年留学加拿大McMaster Universityo

长沙爱尔眼科医院坐诊时间:

每周一/周五下午(14:00-17:00)

周三整天(8:00-11:30  14:00-17:00

咨询预约请拨打电话:4006 002 002

扫码关注,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