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8月27日早上8点,湖南省红十字会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接到电话“我丈夫何隆芳, 52岁,因为肺癌今天早上去世,他生前有角膜遗体捐献心愿,我们都一致支持他的心愿,地址:湘潭市岳墉区江滨社区……”。捐献者的心愿就是任务与责任,湖南省红十字角膜捐献爱尔眼科接收站和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的工作人员马上与家属电话沟通,并驱车前往湘潭市岳墉区江滨社区,何隆芳先生的妻子和老父亲遵从他生前遗愿,办理捐献手续并进行角膜捐献和遗体交接工作,完成何先生前夙愿。
记者向何隆芳的妻子张女士了解到:何隆芳生前是湖南江滨机器厂热表厂的工人,担任班长,工作勤奋努力、为人正直,领导何同事们都非常敬佩他。何先生在2019年10月单位体检发现肺部肿瘤,11月确诊为肺癌晚期。在今年上半年,他感觉在世的日子不长了,就与妻子说,“因为癌细胞侵犯,我的器官已经不能捐献,但眼角膜捐献后可以让那些失明的人重现光明,遗体可以给医学院做研究,以后医生就有方法解决这个疾病,不要让更多的人来受同样的痛苦”。对这一番话,起初妻子是不理解的。后来何先生就跟她妻子说,死了之后无论埋在什么地方都是一团灰,还不如做更有意义的事情——做遗体角膜捐献。
“我们平时在网上就看到过很多遗体器官捐献的新闻,他现在做出这个决定,我以后也愿与他相随,他在哪,我就在哪。我现在也已经做了遗体角膜登记,如果将来的某一天,我的器官如果能用的话,器官也捐献出来”,何隆芳的妻子泣不成声。在捐献现场,何隆芳妻子和他79岁先生的老父亲用颤抖的手在角膜遗体确认表上郑重签字,工作人员将他的遗体接回湘雅医学院,成为一名大体老师。
经长沙爱尔眼库实验室各项检测与评估,何先生的眼角膜质量优秀,符合移植要求,于8月30日帮助一位年龄相仿的角膜穿孔患者重见光明。长沙爱尔眼科医院角膜眼表科王丛香教授说:“死亡是人生必然会发生的,捐献者希望以这种方式当人生的谢幕,捐献的遗体用于医学研究,捐献的角膜让人重见光明,对捐献者来说也是一种新生,亦是他生命的延续。”
如何进行遗体角膜捐献登记:一,网上登记:微信搜索“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微信公众号,进行志愿登记;二,现场登记:前往当地红十字会或遗体角膜接收登记站进行书面登记。(文/杨丽红)
遗体、眼角膜捐献咨询联系电话:0731-82584949、13467554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