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新生儿危重症诊治学术会议”在深圳成功举办

深圳市妇幼保健院 2015-10-11
已阅读 3332

为进一步降低我国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病死率和伤残率,提高儿童生存质量,由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会分会新生儿复苏学组主办,我院新生儿科承办的“2015围产期窒息、新生儿复苏和新生儿危重症诊治学术会议”于7月31日上午在深圳市京基晶都酒店隆重开幕!作为深圳市“三名工程”项目—深圳市高水平学术会议之一,姚吉龙院长、林译昊书记以及医院相关科室领导对会议的举办给予了大力支持。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新生儿复苏学组组长叶鸿瑁教授、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杨慧霞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儿童医院副院长申昆玲教授、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许四虎副主任、深圳市医管中心林汉城副主任、深圳医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耀培以及全国新生儿复苏学组成员和来自海内外从事围产和新生儿事业的专家、教授出席了开幕式。许四虎副主任、李耀培副会长、姚吉龙院长、叶鸿瑁和申昆玲教授发表致辞。近600名来自国内的围产及儿科同仁参加了开班仪式。

新生儿窒息是导致全世界新生儿死亡、脑瘫和智力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据统计,2005年我国新生儿死亡率为19‰,其中新生儿窒息死亡占20.5%,给社会及家庭带来了沉重负担。在为期2天的学术会议上,围绕“新生儿复苏”这个主题,从宫内到宫外,产前、产时到产后,足月和早产,从复苏项目培训到临床技术应用,以及对新生儿各个系统的影响,结合国外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讲解。来自海内外近40名专家进行了授课,内容新颖、前沿,很多新知识、新技术吸引了学员们的兴趣。

会议主要就“新生儿窒息诊断”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并形成专家共识;同时对我院杨传忠、朱小瑜主任起草的“关于Apgar 0-1分濒死儿的复苏抢救建议”进行了热烈讨论,建议在相关杂志予以公开发表。

在新生儿复苏项目的培训推广方面:王惠珊主任介绍了第二周期中国新生儿复苏项目进程;叶鸿瑁教授介绍了第六版新生儿复苏教材实施中的几个问题,就继续提高我国新生儿复苏水平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讲解;朱建幸教授讲解了新生儿窒息的诊断现状;冯琪教授分享了国际复苏联络委员会对2015新生儿复苏指南的讨论及制度过程,对指南更新中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讲解;虞人杰教授介绍了新生儿窒息诊断更改的必要性;张锦流主任分享了新生儿复苏的香港经验;曹玉莲教授讲解了“两个1分钟”培训方法在新生儿复苏培训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陈超教授介绍了产房新生儿复苏室的建设与规范。

在新生儿复苏临床技术及复苏后各系统的影响方面:胡章雪主任介绍了围产期危重新生儿血液的检测;俞惠民教授介绍了围产期脑损伤的治疗热点-EPO临床研究进展;陈自励教授介绍了新生儿窒息和脐动脉血气分析;朱小瑜主任讲解了新生儿喉罩复苏新视野;范玲主任介绍了新生儿窒息和脑瘫;韩玉昆教授讲解了新生儿脑卒中;杜立中教授介绍了不断优化的新生儿呼吸支持技术;杨传忠主任讲解了新生儿窒息0-1分频死儿的抢救;岳少杰教授介绍了羊水胎粪污染与新生儿脑损伤;郑军教授介绍了极早产儿围产期脑保护策略;李明珠教授讲解应重视新生儿复苏死于分娩现场的问题;张雪峰主任介绍了新生儿窒息后肝功能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朴梅花教授介绍了脐带晚结扎和新生儿复苏;夏世文主任讲解了新生儿窒息后的糖代谢紊乱。

产科方面的知名专家杨慧霞教授介绍了胎儿宫内监测;陈倩教授介绍了超声在胎儿监测中的作用;高云飞主任讲解了双胎早产及引产的相关问题;赵杨玉教授介绍了产程中不确定型胎心监护与围产儿结局;樊尚荣主任讲解了脐动脉血气和酸碱分析及意义。

其他临床方面:庄思齐教授介绍了补充DHA在早产儿管理中的重要性;申昆玲教授全面介绍新生儿百日咳;封志纯介绍了新生儿病房院内感染防治的几点思考;阴怀清主任介绍了新生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来自美国的Jane教授和Henry教授介绍了围产期脑白质损伤的原因和后果及新生儿科中的协同质量改进,Karl教授讲解了振幅整合脑电图在窒息患儿及其他临床病症中的应用。会上还有23个优秀的大会论文发言。

会场上坐满了孜孜不倦的学员,如饥似渴地汲取着国内外知名专家精彩讲课带来的丰富营养;针对临床实践中的问题在会后积极向教授们提问交流,以求获得最大收获。此次会议规模非常盛大,授课专家阵容强大,课程内容丰富,安排合理,会场秩序良好,得到专家教授及学员们的一致好评。如此大规模的会议也让我们积累了更多的办班经验,加深了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和沟通,让外界进一步了解我院,也使我们自身学到了更多新知识,为我院新生儿科的发展写下了浓彩重墨的一笔。

DSC_5662.JPG

扫码关注,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