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骨科医学中心脊柱侧弯团队在张文智教授、朱锋顾问医师、杜啟峻顾问医师的带领下,与物理治疗科紧密联系,为门诊和住院的脊柱侧弯患者提供专业诊断、治疗及康复,为早期脊柱侧弯患者提供专业的防治方法,同时也对先天性或特发性严重脊柱侧弯进行矫形手术。10至16岁儿童青少年中,不明病因的特发性脊柱侧弯的发病率高达4%,严重脊柱侧弯会导致心肺发育不良,使患者寿命缩短。早期筛查、及早发现可以通过体操、游泳、物理治疗或者佩戴支具来防止脊柱侧弯的进展,减少矫形手术率。脊柱侧弯普查团队由经过专业培训的脊柱专科医生和专科护士为青少年期儿童提供早期筛查服务,并开展国际领先水平的无辐射的超声扫描检查,以提高正确诊断率。
1. 杜启峻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副教授;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助理院长、骨科顾问医生、小儿骨科主管;
长期从事小儿骨科临床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成骨不全、软骨发育不全等骨发育不良疾病诊疗水平国际领先,是国内外从事骨发育不良疾病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治疗的主要学者之一,2016年牵头成立国内第一个成骨不全多学科诊疗中心。担任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青年委员会骨再生医学学组委员;深圳市医学会-加速康复医学医师分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脊柱专业委员会第一届畸形学组副组长;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骨科分会小儿骨科学组委员;Journal of Orthopaedics Trauma and Rehabilitation副主编;亚太地区骨科协会首席代表。获得深圳医师奖提名奖2019;深圳十佳爱心人物提名奖2018;香港红十字人道主义奖2018;香港大学知识交流奖2017。发表学术论文33篇(SCI30篇)、会议文章60篇、书本章节3部。
专长领域:儿童、青少年各类肢体力线矫正;遗传代谢性骨骼畸形矫正;儿童、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手术治疗;先天或后天肢体畸形;大脑性瘫痪;儿麻后遗症及骨肿瘤治疗等方面。
2.邝冠明,副顾问医生,硕士生导师。《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通讯编委,《脊柱外科杂志》编委,《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第三届特约审稿专家,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孔雀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从事骨科的一线临床工作近20年,对各种类型的颈椎病(脊髓型、神经根型、混合型等)、颈椎管狭窄症、颈椎后纵韧带钙化症、颈椎外伤、颈椎肿瘤、 颈椎畸形等疾病能提供先进的诊断和治疗。对老年骨质疏松压缩骨折的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初次和翻修手术、腰椎管狭窄症和腰椎滑脱的手术治疗、脊柱转移瘤的综合手术治疗及脊髓型颈椎病后路单开门手术等均已积累超过10年的手术经验。目前已经在包括英国骨与关节杂志(BJJ)、欧洲运动损伤及膝关节外科协会官方杂志(KSST)、美国运动医学杂志(AJSM)、美国脊柱外科杂志(Spine)等国际经典骨科临床SCI杂志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文章9篇;在国内包括《中华骨科杂志》、《中华创伤骨科杂志》、《中华骨与关节外科》等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文章24篇。主持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课题2项,以第二负责人身份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广东省科技厅课题2项,主持深圳科创委基金1项,以第二负责人参与深圳市科创委课题2项。参与编译专著《腰椎外科学》第三版及《影像介导下的脊柱介入治疗》2部。
3.杨震宇,高级医生,吉林大学硕士研究生。专长及成就:毕业后一直在三级甲等医院工作,从事骨科临床工作,对于骨科系统疾病尤其是脊柱系统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具有丰富经验,在国内多家杂志发表多篇文章。
4.费志强,高级医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博士后,曾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骨科医院从事腰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与临床研究,2013年中山大学博士后出站后开始在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从事脊柱外科临床工作,并于2016年在美国哥伦比亚纽约长老会医院进修脊柱外科临床工作。深圳市后备及领军人才和福田区高层次人才,广东省医学教育学会脊柱外科学组委员。发表脊柱外科相关论文20余篇,目前为中国骨质疏松杂志特约审稿人,熟练掌握腰腿痛的腰椎常见疾患的诊断和治疗,对老年骨质疏松压缩骨折的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和腰椎滑脱的手术治疗、脊柱转移瘤的综合手术治疗等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5.周亚鹏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骨科高级医生,主治医师;长期从事小儿骨科临床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完成上百例成骨不全肢体畸形矫形手术,几十例脊柱侧凸矫形手术。作为杜启峻教授团队成员,多次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专长领域:成骨不全肢体矫形手术;儿童、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手术治疗;先天性骨关节疾病畸形、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分期治疗;大脑性瘫痪等方面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