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皮肤科成立于2013年5月,由国内著名皮肤科专家、国家二级教授、国务院特贴获得者刘晓明教授领衔,在国际著名皮肤激光领域专家、香港大学荣誉教授陈衍里指导下,经过6年的建设和发展,如今已经形成了一个由14名医生组成,其中正高3人,副高1人,高年资主治医生3人,主治医生5人,住院医生2人的日臻成熟的专业团队,设有病床17-25张,日门诊量400人次左右,学科的临床诊治水平和学术地位在区域内处于领先水平。 我院皮肤科为深圳市率先开放病房的皮肤科专科,收治了大量深圳市及周边区域的疑难重症患者,包括水疱病,各类重症药疹、重症银屑病、重症特应性皮炎、各种结缔组织病、各种少见和罕见皮肤病等。皮肤科门诊提供各种完备、先进的的专科诊疗服务,如各种激光治疗(vbeam脉冲染料激光、翠绿宝石Q755nm、点阵激光、强脉冲光、半导体激光等);各种光疗及光线敏感测试(PUVA、308nm紫外光、窄谱紫外线、红蓝光等);光动力治疗;皮肤科外科手术;白癜风表皮移植,还有博来霉素局部注射治疗顽固性跖疣,复方倍他米松局部注射治疗甲银屑病的特色医疗服务,同时,也提供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直接及间接免疫荧光皮肤真菌学检查、皮肤镜检查、伍德灯检查、STD检查等医疗服务。开设银屑病、特应性皮炎、面部皮炎、白癜风和痤疮5个专病门诊。 我院皮肤科经过六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具备较高水平的综合实力,形成了良好的学术氛围,包括定期的疑难和重症病例讨论、香港教授定期查房指导、每周与病理科医生及香港病理科教授共同阅片诊断疑难病例,科内医生不定期派往香港培训和美国访学,提高医生的诊疗水平,并积极组织科内医生参加国际及全国的学术会议,,参与各种学术演讲比赛,2017年百润大讲堂获全国第二。我院皮肤科目前已得到病人的广泛认可和赞誉,在区域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除临床诊疗,员工培训,科普宣传外,在教学科研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现承担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以及多项省市级科研课题在研或结题。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15年一例临床罕见病例将在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发表。连续5年承办省级、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2019年1月承办国际级学术会议及五大洲会议;定期开展各种科普活动,受到广大患者及基层医务工作者的好评。
医生简介
1.陈衍里,教授, 陈衍里教授是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皮肤科名誉顾问、香港大学玛丽医院内科名誉顾问、美国波士顿马萨诸塞州综合医院皮肤科,韦尔曼光医学中心研发人员、香港医院管理局名誉顾问、港岛西联网名誉顾问。
2.刘晓明,教授、科教总监,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任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皮肤科特邀顾问,中华医学会皮肤科专业委员会常委,银屑病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专业委员会执委;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科专业委员会委员,银屑病学组副组长;深圳市皮肤性病科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专家委员会主任。刘晓明教授从事皮肤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在银屑病发病机理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红斑狼疮、皮肌炎、水疱病、血管炎等疑难重症皮肤病的诊疗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面部痤疮、炎症性疾病、激光美容等方面具备国内领先的治疗水平。她还担任国际皮肤科杂志、中华皮肤科杂志等多家核心期刊任编委,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曾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3项,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其中SCI收录30篇; 参编《现代皮肤病进展》、《皮肤病学基础》等教材及参考书。
3.侯素春,医学博士、主任医师,侯素春主任目前是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皮肤科的副顾问医师,美国亨利福特医疗中心访问学者,2016年7月赴香港大学玛丽医院及香港皮肤激光中心研修。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第四届、第五届委员会自身免疫病亚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第四届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皮肤科分会银屑病学组委员;深圳市医师协会皮肤科分会副会长;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科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常委。从事临床工作20余年,擅长银屑病、特异性皮炎、水疱病、重症药疹等复杂重症皮肤病的诊断与治疗。参与多项国际、国内多中心药物临床试验,主持和参与省级及国家级科研课题多项,核心期刊及SCI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4.张振颖,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张振颖主任目前是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皮肤科的副顾问医师,2017年获评首届“广东省杰出青年医生”。2014年12月赴香港皮肤激光中心、玛丽医院皮肤科研修激光;2015年7月赴法国圣路易医院研修;2016年7月赴美国迈阿密大学附属医院研修。她长期工作于医、教、研第一线,救治众多疑难重症患者,临床经验丰富,擅长银屑病、痤疮及损美性皮肤病的诊治。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项,深圳市科创委项目2项,执行负责国家自然基金3项。相关临床及科研成果发表论文50篇,第一及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5篇,其中1篇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IF=58),国际国内会议交流数十次,并多次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