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金山

包金山  主任医师

+ 关注

第一执业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

已开通
评分 :0 预约量 :0 粉丝量 :0
扫码进入医生网络诊室

医生排班

执业点
  • 05/14
    周三
  • 05/15
    周四
  • 05/16
    周五
  • 05/17
    周六
  • 05/18
    周日
  • 05/19
    周一
  • 05/20
    周二
  • 医生擅长
  • 医生简介
  • 医生动态

暂无

    包金山  男,蒙古族,大学学历,中共党员,蒙医整骨主任医师,1939年6月出生在内蒙古科尔沁草原具有200多年历史的包氏蒙医整骨世家,从小跟随叔父学习祖传蒙医整骨术,是第四代传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享受首届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优秀专家、内蒙古自治区名老蒙医、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内蒙古通辽市蒙医整骨医院创建人、《蒙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审定委员会专家、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医药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蒙医分卷编委、高等院校蒙医药统编教材编委、中华蒙医药学名誉副会长、蒙医骨伤科学会主任委员等。他在蒙医整骨临床一线工作50多年中,使一直以言传身教而无文字记载的祖传蒙医整骨术得以系统化、理论化、科学化,创立了独立的一门学科——蒙医整骨学,并载入中国医学百科全书,填补了蒙医整骨研究史上的诸多空白,得到了国内外医学界的认可和关注。

    包大夫医术高超,以激发与调动人体内在潜能为特征,能动整复与功能愈合为理念;以意念归真、形神归一、心气相应、手随心转、法从手出、功随病至为基点;以内因为根基、外因为条件,蒙医药学基础理论为指导,采取非手术自然疗法的祖传蒙医整骨治疗骨折,这种特色疗法具有疗程短、费用低、痛苦少、愈合快、恢复好等优势,很好地解决了中外治疗骨折史上长期没能攻破的动与静、人与物、主动与被动、骨骼与软组织、手法与艺术等八对矛盾,打破了“广泛固定,完全休息”的骨折治疗中只强调解剖对位,不考虑骨折愈合的误区。他从未间断过对传统蒙医整骨术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以及创新,使其从师承口传的师徒式的传承进入了高等学府的科学殿堂,成为了蒙医整骨学。他治愈了20多万名各民族骨伤患者,治愈好转率达到98.9%,从而获得了各级领导和著名中西医骨伤科专家教授的充分肯定。

    包大夫在传承先人经验的基础上,博览群书,并结合临床实践形成了蒙医整骨学术思想,其中广泛存在着系统论思想,他把现代系统科学应用到了蒙医整骨理论中,创立了以“三诊”“六则”“九结合”为精髓的中国蒙医整骨学。三诊包括眼看、心想、手摸;六则包括手法整复、夹板固定、喷酒按摩、对症用药、调节饮食、功能锻炼;九结合包括医生与患者结合、三诊与X线结合、喷酒与手法结合、局部与整体结合、内因与外因结合、治疗与护理结合、固定与锻练结合、意和气结合、神与形结合。他经几十年的探索努力,广收学生、著书立说,先后传授培养了320多名学生和学徒,并出色培养了蒙医整骨第一批研究生。

    他主持完成的“中国蒙古族奇特医术正骨疗法”、“祖传秘方旭日图乌日勒”的研制等16项科研成果在国内外获奖,创新的“单人相推法”等6项新技术发展了传统蒙医整骨术。他编写出版了《祖传整骨》(蒙古语版)、《中国蒙医整骨学》、《科尔沁包氏整骨术》等8部著作;在《综合整骨》、《中国中医骨伤科》、《中华医学史》等国内外刊物上发表了“蒙古族喷酒整骨法的由来及奥秘”、“中国蒙医整骨术的传承与独特疗效”、“蒙医整骨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400例”等学术论文60多篇;先后获得了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内蒙古自然科学银奖1项、首届乌兰夫科技铜奖1项以及华佗奖、伊希巴拉朱尔奖等奖项。

    他创建了第一家蒙医整骨专科医院并长期担任主要领导岗位,使历史悠久的蒙医整骨术得到了与其他医学并肩为更多骨伤患者服务的平台,被中外学者誉为“中国蒙医骨伤科学第一人”、“ 中国蒙医整骨界元老”。他在担任自治区及全国人大代表期间,积极参政议政,提出的“关于加强医疗体制改革步伐,逐步改变农村牧区缺医少药的局面”等议案,得到了自治区党委及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有的被评为优秀议案或建议受到奖励。由于他对民族医药做出了突出贡献,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接见并合影留念。

更多医生动态请下载健康160APP

扫码关注,咨询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