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面积特重烧伤救治,各种特殊原因特殊部位烧伤治疗,如化学烧伤,放射损伤,电击伤,热压伤,皮肤撕脱伤,吸入性损伤,各种原因急慢性创面与严重感染的诊断治疗,创面修复的手术与非手术治疗,各种原因遗留瘢痕的矫正与修复。
研究方向:吸入性损伤,烧伤后多脏器功能衰竭,创面难愈机制与促愈措施和机理探讨。
主要教育和工作经历:
1979.9 ~ 1984.7 第三军医大学军医系 毕业获学士学位
1984.9 ~ 1887.7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烧伤研究所研究生 获硕士学位
1987.9 ~ 1991.12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烧伤研究所研究生 获博士学位
1998.7 ~ 1999.7 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医学院外科进修 WHO进修生
1984.7 ~ 1991.11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烧伤研究所 住院医师,助教
1991.12~ 1994.11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烧伤研究所 主治医师,讲师
1994.12~ 2000.8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烧伤研究所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1995.12~ 2006.2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烧伤研究所 硕士生导师
2000.9 ~ 2006.2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烧伤研究所 教授,主任医师
2001.12~ 2006.2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烧伤研究所 博士生导师
2006.3 ~ 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烧伤科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2013.10.18~ 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外五党支部 支部书记
社会兼职:
广东省医学会烧伤分会前任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全国烧伤学会 常务委员 2014年10月起
中国康复医学会烧伤治疗与康复专业委员会 常务委员 2014年10月起
中国医师协会烧伤外科医师分会前任常务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烧伤分会前任副主任委员
教学文章:
1.七年制专业医学英语教学的几点体会 医学教育研究 2000;13(2):62-63
译文:
1.饮酒和吸毒者烧伤后治疗时间更长且并发症更多 《国外医学》
创伤与外科基本问题分册 1993年2月,14(1):50
综述:
1.一些炎症细胞和递质在MOF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中国急救医学
1993;13(5):52—56
2.肿瘤坏死因子 中国实验临床免疫学杂志 1994;6(5):46--50
3.血栓调节蛋白在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中的作用及意义,创伤外科杂志
1999;1(3):184—186
4.血栓调节蛋白与炎症反应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 2000;6月 12(6):375—377
专著:
1.第一章:现场急救,入院与抗休克,见仲剑平主编 “医疗护理技术操作
常规,第十八篇,烧伤及冻伤常规” 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年8月
第四版,pp.1289~1295
2.第九章,小儿烧伤,见王正国总主编“创伤医学丛书”,杨宗城主编
“烧伤”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1月第一版,pp. 130~151
3. 第四章 烧伤创面处理 见 黄跃生 主编 名院名医烧伤科特色治疗技术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4年7月第一版 pp 65~98
4. 第九章 烧伤复合伤 见 黄跃生 主编 名院名医烧伤科特色治疗技术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4年7月第一版 pp277~296
5. 第十七章 小儿及老年烧伤 见 杨宗城主编 烧伤治疗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年1月第3版, pp391~411
6. 参编 烧伤创面处理图谱 胡嘉念 主编 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年9月 第一版
7. 参编 第十三章 烧伤复合伤 见 孙永华主编 烧伤医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年2月第一版 PP259~274
8. 参编 见 汪仕良 邓诗琳主编 烧伤代谢营养学 河北科技出版社
2009年11月 第一版 pp321~346
9. 参编 第十七章 烧伤复合伤 见 黄跃生 主编 烧伤外科学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10年,第一版;pp451~469
10. 参编,翻译(唐锦明,刘旭盛) 第18章 表皮中HOX同源盒结构域蛋白和基因转录物的分析 见彭代智 主译 表皮细胞实验指南 科学出版社 2010年7月,第一版; pp 157~170 (原著: Epidermalcells: methods and protocols, edited by Kursad Turksen)
其他主要工作成绩(比如获奖情况):
担任科主任以来科室先后获得:
卫生部烧伤专业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全国共十家单位)
国家核辐射防护防治华南基地建设单位
卫生部烧伤专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烧伤专业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
烧伤专业国家级临床药理研究机构、
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学院专科医生培训基地
广东省烧伤与伤口精准诊治关键技术与系列产品研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卫生部重点专项烧伤专业课题
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
广东省自然基金及科技计划项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