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子胃镜、电子结肠镜、双气囊小肠镜、十二指肠镜、电子超声内镜等消化内镜的诊断与治疗技术。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医学会消化系病分会青年委员,(教育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专家,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北京消化医师沙龙核心组专家,美国CGH(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及PLoS ONE杂志审稿人,《中国医刊》特约编委。1991年7月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从事内科学及消化专业工作23年,对消化系疾病(食管、胃、肠、肝胆胰)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全面、熟练地掌握消化系病的诊疗技术,完成千例以上消化系病危重症的救治及疑难病例的诊治工作,熟练掌握包括电子胃镜、电子结肠镜、双气囊小肠镜、十二指肠镜、电子超声内镜等消化内镜的诊断与治疗技术,完成各种消化内镜的操作治疗30000余例,擅长对消化道肿瘤(包括早癌、间质瘤、平滑肌瘤、侧向发育型息肉等)内镜下微创切除术及消化道出血、胰胆疾病的内镜下治疗术(ERCP、EMR、ESD、IDUS、EUS-FNA、DBE、多环套扎切除术MBM、金属及塑料支架的置入、曲张静脉出血的套扎硬化治疗、消化道出血的内镜下钛夹止血治疗术等),尤其擅长应用超声内镜对早期消化道肿瘤及自身免疫性胰腺炎与胰腺肿瘤的鉴别诊断,在国内率先开展CT仿真小肠镜的诊断研究。曾在2005年第二届北京国际消化病论坛、2009年及2013年全国超声内镜大会上做超声内镜操作演示,发表学术论文近40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3篇,参编或参译论著4部,目前作为负责人或主要成员参与多项国自然基金、省部级和局级课题,培养研究生10名,已毕业2名。
中华医学会消化系病分会青年委员,(教育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专家,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北京消化医师沙龙核心组专家,美国CGH(Clinical G 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及PLoS ONE杂志审稿人,《中国医刊》特约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