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查出来肺结节要不要管?多学科会诊一探究竟

陈小可医生 发布于2022-06-10 15:36 阅读量15893

本文转载自https://mp.weixin.qq.com/s/rycROALVeVlSdKPY2vaysQ


人到中年

除了怕失业、怕娃糟心

还怕看体检报告

随着年龄的增长

异常报告的内容也越来越长

其中胸部CT显示的各种结节

越来越常见,也着实吓人



随访观察,怕是癌肿耽误了治疗;手术切除,又怕白挨一刀;取活检呢? 常规支气管镜难于抵达肺外周,经皮穿刺又有气胸、肿瘤播散风险,真让人左右为难。

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的多学科会诊优势明显,可为复杂疑难肺结节提供重要决策参考。





日前,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肺结节与气道肿瘤门诊找陈小可主任接诊了慕名而来的腾先生。53岁的滕先生在当地医院体检发现右上肺混合磨玻璃结节,大约13*9mm。不过,滕先生只带了CT胶片过来,病灶细节无法进一步观察。当然只有一次影像,病灶尚小,依照常规处置办法,也可3月后复查。


细心的陈小可让滕先生到外院拷贝影像资料,邮件发过来。经过影像重建分析,考虑肿瘤可能大,有手术指征。跟腾先生充分沟通后,决定启动肺结节多学科会诊。门诊办公室安排好时间、地点,呼吸科、影像科、胸外科准时集合。



肺癌为我国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等到有症发现时大多数已是晚期。早诊早治的关键一点是胸部CT筛查,但查出来结节怎么办,良恶好坏还得认真辨一辨。


影像科主任周旭辉详细阅片,多维度分析病灶特点,考虑病灶为肿瘤高危结节;


呼吸内镜中心主任陈小可介绍了导航支气管镜、经皮取活检各自的优缺点,以及随访的风险,结合病灶特点,综合考虑建议手术治疗;


胸外科主任张宜乾判断病灶高危,有手术指征,还一一回答患者与家属关于手术的种种问题。


最后,多学科一起商定处理意见,决定让滕先生择期入院手术。胸外科张宜乾操刀,单孔胸腔镜楔形切除病灶,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提示: 浸润性腺癌,疑胸膜受累,随即胸腔镜右肺部分切除,同时清扫纵膈淋巴结,切口仅2厘米。术后,腾先生恢复良好。


中大八院是中国肺癌联盟肺结节诊治分中心,肺结节诊疗技术市内领先。肺结节多学科会诊,汇集全院精英,各专科从各自专业角度出发展开深入讨论,减少漏诊误诊,避免过度医疗,让患者少走弯路,让家庭多一份安心。


最后,给大家科普下,肺结节那些事儿~


近几年来通过人工智能辅助阅片,肺结节检出越来越多,健康体检等胸部CT检查的患者,六成以上都能发现肺结节。


但其中绝大多数都不是肺癌。



那发现肺结节应该怎么办?





(1)5mm以下或钙化的结节,继续每年复查即可。


(2)大于5mm的非钙化结节,到肺结节专科门诊,就诊时记得带上历次检查结果。如为外院CT,最好到CT室拷贝薄层DICOM格式数据光盘,一并带来就诊。医生将根据患者的危险因素,结节的大小、形态、密度、边缘、血管供应等情况作出综合判断,决定下一步的处理方案。




大家注意啦,无症状的肺结节大多数不需要特殊药物治疗,更强调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免疫力,简单地说:均衡饮食,戒烟限酒,避免熬夜,户外运动,心境平和。



READING
专家简介


陈小可 主任医师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  呼吸内镜中心负责人

擅长肺结节、咳喘、咯血、肺癌、气道狭窄、胸膜疾病诊疗。美国西奈山医学院、法国HOSPITAL NORD呼吸内镜中心访问学者。开展华南首例肺结节电磁导航支气管镜冷冻活检术;开通广东省首家呼吸道梗阻急救绿色通道,消融、支架等微创技术快速缓解肺癌或良性气道狭窄所致呼吸困难。多项技术深圳市率先开展:镇静镇痛电磁导航支气管镜肺结节活检术、肺结节切除术前定位术,硬质支气管镜,分叉气道支架、硅酮气道支架植入术,经支气管镜弹簧圈封堵顽固气胸等。兼任中国肺癌防治联盟肺结节诊治分中心主任,广东省医学会呼吸分会委员,深圳市呼吸分会副会长(分管介入学组)等。

出诊时间:周一上午,周四上、下午


▲陈小可主任医师挂号二维码


张宜乾 教授

主任医师  硕士研究生导师

胸外科主任  学科带头人

张宜乾教授从事临床工作20余年,技术精湛,尤其擅长肺结节/肺癌及食管癌手术,每年完成单孔胸腔镜下的肺癌微创手术和胸腔镜/纵隔镜下的食管癌微创手术近400台次。他利用CT三维重建成像技术结合磁导航技术,只需 2~3cm切口,可精确导航定位肺结节 位置,避免血管损伤并保留健康肺组织,实施精准切除,早期肺癌5年随访 治愈率近99%。针对转移、多发等不适合手术的肺结节,他擅长在局麻下实行定位穿刺消融术。

张宜乾教授开展食管癌微创手术10余年,微创手术率达95%以上,联合纵隔镜技术,避开胸腔,减少手术对心肺影响,使高龄食管癌患者快速痊愈。

出诊信息:周一全天(3号楼三楼外科门诊 )

联系电话:13510377739



周旭辉 副教授

副主任医师  硕士研究生导师

放射科主任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教研室主任

周旭辉主任专长于心脏、大血管和呼吸系统放射学诊断,在心脏、大血管的CT/MR诊断、肺部磨玻璃结节的鉴别、早期小肺癌的CT诊断、重症感染的肺部影像学鉴别等领域居于国内先进水平。2011年和2016年参与编写冠状动脉CT应用国内专家共识。兼任国际心血管CT协会中国区委员会初创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心血管影像专业委员会委员等。




素材提供:中山大学附第八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陈小可

整合出品:宣传统战科

编     辑:文志烽

初     审:佟艳婷

审     核:张清华

审核发布:张远权 吴景立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如需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

参考出处: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