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这家医院有项“神技”,肺结节良恶性一测即知

陈小可医生 发布于2020-06-19 21:44 阅读量8553

本文由陈小可原创



近日

有关部门发布

2019年深圳市

十大恶性肿瘤榜单

肺癌位列第二



更令人恐惧的是

在各类恶性肿瘤中

肺癌的死亡率高居榜首

等到有症状或胸片检查发现时

75%已是晚期

连医生也回天乏力


胸部CT筛查

对肺癌早期诊断很有意义

可以显著提高根治率

不过,随之而来的困扰

则是肺结节的良恶性判断

——

随访怕耽误了癌肿

手术切除又怕白挨一刀

取活检呢

常规支气管镜难于到达肺外周

经皮穿刺又有气胸、肿瘤播散风险

真真是让人左右为难呐



在著名呼吸病学专家
原中山一院副院长谢灿茂教授扶持下
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
引进电磁导航系统
在深圳率先开展
无痛电磁导航支气管镜技术
成为诊断肺结节的一大“神器”


近日,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呼吸内镜中心利用无痛支气管镜技术,不用气管插管不用喉罩,再次顺利完成两例肺外周结节电磁导航活检术。


病例一为中年女性,“胸闷咳嗽半月”,胸部CT提示右中叶结节片影,抗感染治疗2周,病灶无明显吸收。


病例二为中年男性,“检查发现肺部结节3年”。诊断不明,决定行电磁导航支气管镜取活检。


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兼呼吸内镜中心负责人陈小可主任医师介绍说他们在术前规划好路径,局麻镇静镇痛下,通过电磁导航快速引导细径支气管镜靠近目标病灶,5分钟内导线到位,活检钳顺利取样,现场快速细胞学检查(ROSE),半小时内获取阳性标本,患者耐受良好。


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为中国肺癌防治联盟肺结节诊治分中心,目前已开设肺结节专病门诊,多学科协作,规范诊疗肺结节。其中,电磁导航系统更是这家医院诊断肺结节的一项特色技术。


陈小可主任医师说,电磁导航支气管镜可以无创高效引导支气管镜到达肺外周,获取肺结节标本,为临床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与ROSE结合, 未来有可能实现肺结节的诊断与微创消融一站式解决方案。 


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呼吸内镜中心自2018年开展华南地区首例肺结节电磁导航冷冻活检术以来,迄今已完成数十例肺结节电磁导航支气管镜活检,总例数位居深圳全市第一同时,他们还协助外科肺结节切除术中定位。电磁导航支气管镜作为高级别诊断技术,在国内外绝大多数均在全麻气管插管或喉罩下完成。呼吸内镜中心在国内较早开展镇静镇痛(无痛)支气管镜技术,用药上做了改良,更安全舒适,并在国际上开创性应用于“无创通气支气管镜介入治疗中央气道梗阻”,取得良好效果。


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呼吸内镜中心的无痛电磁导航支气管镜技术,以其安全、舒适、快捷的就医体验,以及显著降低的医疗费用,正在受到越来越多患者的青睐。


专家介绍


陈小可,主任医师,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兼呼吸内镜中心负责人。

陈小可主任医师以支气管镜介入诊疗为主攻方向。2014年赴法国HOSPITAL NORD呼吸内镜中心进修深造,师从著名呼吸介入专家、欧洲支气管肺脏病介入学会主席Dr. Dutau, 掌握先进支气管镜介入技术,在深圳市独树一帜。
陈小可主任医师及其团队软硬兼施(纤维支气管镜联合硬质支气管镜)开展华南首例肺结节电磁导航冷冻活检术,深圳首例硅酮气道支架、Y型气道支架、肺癌气道狭窄再通术。国内较早开展无痛支气管镜技术,首创“无创通气支气管镜介入治疗中央气道梗阻”。2019年在广东省内率先开通“呼吸道梗阻急救绿色通道”,24小时守护气道梗阻呼吸困难患者。
陈小可主任医师同时擅长胸膜疾病诊治,在深圳率先应用“细径内科胸腔镜诊断胸腔积液”,首创“支气管镜自体血封堵联合内科胸腔镜治疗难治性气胸”。
陈小可主任医师兼任深圳市医师协会副会长(分管呼吸介入学组)、中国肺癌防治联盟肺结节诊治分中心主任、中国呼吸肿瘤协作组南区委员等学术职位。

出诊信息:

出诊时间:每周四上午

出诊地点:3号楼3楼内科门诊

咨询电话:0755-83982222转31570或15013817336








来源: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编     辑:文志烽

初     审:佟艳婷

审     核:张清华

审核发布:张远权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如需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