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年前吴小姐因“咳嗽、咳痰、活动后气喘”先后到综合医院、慢病院就诊,确诊为肺结核,正规抗结核治疗,3月前专科医院纤支镜检查提示左主支气管结核,重度狭窄,建议球囊扩张治疗。但由于随之而来的新冠疫情,吴小姐直到最近症状加重,才到中大八院就诊。检查发现左主支气管直径仅余1mm(正常10~12mm),左肺含气不全即将丧失功能,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仍有结核杆菌。 球囊扩张后,支气管仍严重软化塌陷,是最难处理的类型----重度疤痕狭窄并软化! 呼吸内镜介入团队联合麻醉科在负压手术室、二级防护下,通过硬质支气管镜,在左主支气管植入“人造气管”---硅酮气道支架,左肺顺利复张。
支气管结核,支气管镜介入微创治疗是其重要手段,早期局部注药、冷冻治疗,后期球囊扩张、支架植入。20年前曾流行植入金属气道支架,但后续的支架断裂、再狭窄等严重并发症限制了其使用。近年来引进国内的硅酮气道支架可长期留置,为支气管结核后狭窄带来了福音。不过其植入需要硬质支气管镜技术,难度高,同时需要麻醉科的默契配合,仅少数医院能开展。
肺结核跟新冠肺炎一样也是呼吸道传染病,最早可追溯到六千年前的意大利和埃及,《三国演义》里吐血而死的周瑜,《红楼梦》里弱不禁风的林黛玉,《药》里吃人血馒头的华小栓及作者鲁迅得的都是肺结核。确实肺结核太古老了,但并未远去!据WHO报道,目前全球结核潜伏感染人群约17亿,高达人群的1/4左右。我国形势一样严峻,2019年肺结核新发病例86.6万,死亡3.7万, 一点都不亚于新冠肺炎, 只是一个慢性, 一个急性。高达一半的肺结核患者合并气管支气管结核,大多数通过规范抗痨治疗可康复,但部分可遗留支气管狭窄,甚至肺不张,少数危及生命。年轻人肺功能代偿好,支气管结核并不一定有明显气喘,常规胸片检查又容易漏诊,建议胸部CT检查,必要时通过支气管镜检查来确诊。
肺结核的防控任重道远,深圳作为年轻城市,人员密集、工作压力大,肺结核、支气管结核高发。在防控新冠肺炎期间养成的良好卫生习惯,同样有助于结核的防控,希望大家保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