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道梗阻莫慌乱,中大八院解难题——中大八院开通广东省内首家“呼吸道梗阻诊疗绿色通道”

陈小可医生 发布于2019-11-06 19:47 阅读量6972

本文由陈小可原创

呼吸道梗阻,是内科常见急重症,既有支气管肺癌、甲状腺癌、食道癌等引起的恶性气道梗阻,也有气管切开、插管、支架或外伤引起的气道再狭窄和气管结核引起的气道狭窄、异物误吸引起的良性气道梗阻,我们平常所熟悉的气管异物、支气管瘘等,也都属于呼吸道梗阻的范畴。呼吸道梗阻类的疾病,如不及时处置、抢救,将与急性心肌梗塞、脑卒中一样危及生命。目前部分医务人员对该病症认识不足,时有漏诊误诊、延误治疗,有的虽然确诊,但医院缺少相应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手段,使得出现呼吸道梗阻的患者在转院途中奔波、折腾,不仅延误了救治,甚至有的患者因窒息而付出生命代价。

10月 27日,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在医院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联合麻醉科、急诊科、重症医学科、胸外科、肿瘤科、影像科,在我省率先开通“呼吸道梗阻诊疗绿色通道”,并承诺对各种原因引起气道梗阻的本市或外地患者,均实行 24 小时接诊,经呼吸科医生评估及CT确定为中央型呼吸道梗阻后,尽快收入呼吸科或ICU病房,并经术前准备、麻醉科会诊等后,尽快安排介入治疗解除梗阻。据悉,该院为继北京应急总医院、厦门市第二医院之后全国第三家开通“呼吸道梗阻诊疗绿色通道”的医院。中大八院李建林院长助理主持开通仪式,深圳市急救中心吴仍裕副主任、深圳市医师协会王天星执行会长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与部署,指出呼吸道梗阻绿色通道的开通意义非凡,是深圳市创建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医疗保障的重要部分。

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是深圳市最早开展支气管镜介入治疗的技术团队之一,其介入治疗包括硬镜诊疗技术、各种气道支架置入、冷热消融等多种方法,科室气道介入诊疗方面在深圳市独具特色并一直处于深圳市领先水平,尤其中央型气道狭窄方面,有着市内其他医院无法比拟的硬镜下治疗优势,多项高难技术创下深圳市首例:“硬质支气管镜术”、“硅酮气道支架置植入术”、 “气道Y型金属支架置入术”、“气道Y型支架封堵气道食管瘘”及“Y型硅酮气道支架植入术”。

科室负责人陈小可主任,为深圳市医师协会介入学组分管副会长,曾赴欧洲呼吸介入肺脏病协会主席单位 HOSPITAL NORD 内镜中心访学,技术团队中多名成员骨干先后在国内知名呼吸内镜中心进修学习。目前,该团队已多次接诊市内外呼吸道梗阻的危重患者并使他们转危为安。

   呼吸科本次举办绿色通道开通仪式的同时,还承办了深圳市医师协会呼吸分会的“肺癌与呼吸内镜介入诊疗技术提高班”,中大八院双聘学科带头人、中山一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首席专家谢灿茂教授,北京应急总医院副院长王洪武教授等国内外知名教专家出席并授课,同时举行了手把手实际操作演练,吸引了近百位市内外的医学同道与会交流,为先进技术的推广、同道间的互动学习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此次“呼吸道梗阻诊疗绿色通道”的开通,旨在让有更多患者受益,造福百姓。以最小的代价、最快的速度拯救大气道病变呼吸困难的患者,用爱心和精湛的医术为他们铺就生命的绿色通道。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