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上长“痘痘”?忽略不管小心秃头!

徐娟医生 发布于2023-04-15 15:07 阅读量2020

本文由徐娟原创

头皮也会长“痘痘”?

是的!没错!

头皮也会长“痘痘”!

甚至比脸上的痘痘还难搞!

由于头皮上“痘痘“没有长在脸上明显,随意抠一抠、抓一抓好像也没什么大碍,再加上被头发遮挡住,很难被人发现,所以很多人便忽略了它的危害......其实这是很危险的!


头皮是面部、颈部皮肤的延续,同时也是毛发赖以生存的土壤。与面颈部皮肤相比,头皮组织更薄、毛囊密度更高、皮脂腺分泌更加旺盛,因此更加脆弱、敏感,更易衰老。所以头皮更需要我们的呵护呀!


头皮上长“痘痘”?

有可能是这3种疾病引起的:

1. 毛囊炎

毛囊炎是一种化脓性炎症,通常由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链球菌、假单孢菌属和类大肠杆菌等感染引起,多发生于头皮或其他毛发密集的部位。

图片素材来源:网络


患有毛囊炎时,头皮会长出红色的丘疹、丘脓疱疹或结节伴有疼痛感,可能还会破溃、化脓,严重时可合并面部肿胀,甚至可能引起颅内感染。


免疫力低下或正服用免疫抑制剂的成年人,以及工作中时常会接触沥青、矿物油、煤焦油的人比较容易患毛囊炎。


在毛囊炎早期,会出现丘疹,伴有瘙痒、疼痛,对毛囊形成一定的损伤,可能会导致该部位的头发掉落,但是一般情况下,等待丘疹好转之后头发会再次长出。


但如果是深层次的毛囊炎,不及时治疗任其自由发挥,很有可能会发展得更严重,导致毛囊严重损伤甚至坏死,毛囊一旦坏死,头发脱落就不会再长出来,这个地方就会形成永久性脱发。


所以,当头皮出现毛囊炎的时候,一定要引起重视,不管是从保持头皮健康的角度出发,还是预防脱发的角度出发,最好是及早治疗。

  怎么办?

头皮毛囊炎因细菌感染引起,所以治疗头皮毛囊炎关键在于杀菌抑菌、消退炎症。治疗头皮毛囊炎通常使用莫匹罗星软膏或其他类似功效的药膏外涂患处,严重时可以口服头孢类或罗红霉素等抗生素。


日常清洁可以选择博乐达水杨酸去屑洗发露域发丝屑清洁剂等头皮清洁产品,炎症较为严重的患者可以到专业医疗机构使用30%水杨酸头皮刷酸项目还有碳酸泉,纳米雾等头皮深层清洁项目。



2. 脂溢性皮炎  

脂溢性皮炎很多人可能听说过,它实际上是一种慢性红斑鳞屑性炎症型皮肤病,一般在头皮、眉弓、面颊、上胸、腹股沟等部位发生,严重时也可蔓延全身。


图片素材来源:网络

脂溢性皮炎的患处会出现边界清晰、略微发黄的暗红色斑片,上面覆盖油腻的鳞屑或痂皮。


当它长在头皮上时,轻则引起头皮屑增多,伴有轻度瘙痒症状,重则瘙痒严重、溢出组织液,甚至引起大量地脱发。脂溢性皮炎有一定的遗传性,但长期熬夜、频繁染烫发的人也容易发生。

  怎么办?

头皮脂溢性皮炎患者一般可以选择用「2%酮康唑洗剂」清洗头皮,酮康唑可以抑制真菌繁殖。但因为正常寄生的马拉色菌不能被完全杀灭, 所以用药只能起到控制作用而无法根治。


瘙痒和头皮屑较重的人,可以选用「复方酮康唑」它的配方中除了含酮康唑外,还含有抗炎作用的超强效激素。只可以短期使用控制严重症状,不建议长期使用。


儿童可以选用「二硫化硒洗剂」,儿童使用相对更安全,也有抑制马拉色菌的增殖和适度抗炎作用。


这些治疗都有清除可见的头皮屑、红斑和瘙痒作用, 但都做不到“根治”,并且通常都需要重复治疗或长期维持治疗。


进行长期维持治疗时,当用一种药物洗发水控制头屑的效果不如以前时,就需要更换成另外一种继续维持治疗,使用时需严格按照疗程,如果头皮瘙痒剧烈,可以配合口服扑尔敏、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缓解瘙痒。


3. 银屑病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是一种免疫异常性慢性增生性皮肤病,因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而发生。


患有银屑病的头皮会出现边界清晰的红色丘疹、斑块或斑丘疹,表面覆盖银白色或淡黄色的鳞屑,常常沿发际线分布。其症状与脂溢性皮炎有些许类似,但一般不会引起脱发,需要注意辨别。

  怎么办?

头皮银屑病可以使用糖皮质激素或者是卡泊三醇等进行局部的外涂,如果银屑病皮损广泛的还可以考虑生物制剂的治疗。



除了药物治疗,生活习惯

头皮清洁保养也不能忽视:

头皮出现问题,通常不仅仅是疾病的问题,很大一部是由日常生活作息不规律,饮食结构不健康,日常清洁不到位...等各种因素引起的!所以在头皮的治疗上我们一直强调需要多方面结合。


保持规律的作息、良好的情绪、清淡多纤维的饮食都可以有效调节人体内分泌,内分泌正常了,头皮就不容易油腻,毛囊也就不容易堵塞,也就不容易引发头皮疾病,导致长痘或长脓包。


保持头皮清洁卫生,清除头皮过多的油脂,可以避免头皮因油腻藏污纳垢,滋生细菌。但也要注意,不宜过于频繁地洗头,不要使用碱性过强的清洁产品,且尽量使用温水洗头,否则容易破坏头皮水油平衡。


在头皮干爽时可以适当进行头皮按摩,可以促进头皮血液循环,增强头皮新陈代谢能力,不过要注意不可用力抓挠,以免造成破损。


如果日常能够保持这些好习惯,就能最大限度避免头皮疾病。如果真的发生头皮疾病,切忌自己随意用药,应及时就医,以免拖延病情。

参考出处: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