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你长的是什么斑:分清类型才能正确防护、对症下药

徐娟医生 发布于2020-01-19 18:42 阅读量8085

本文由徐娟原创

同样是长斑,为什么有的人可以轻易被激光治疗好,有的通过防晒可以有效减轻,而有的却难以对付。

最常见的斑有下面5类,不同的斑有不同的治疗方法和诱因。

表皮与真皮

首先了解一下皮肤的结构,皮肤分为真皮层和表皮层,最外面是表皮层,其次是真皮层,再往下就是皮下组织。而我们大部分的斑都长在表皮层和真皮层。

表皮从微观上,分为5层

由外到内分别为: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有棘层、基底层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真皮层分为:乳头层、网织层。

其中发生在表皮的斑有:雀斑、脂溢性角化(老年斑)和咖啡斑;

而发生在真皮的斑有:太田痣、颧部褐青色痣、黄褐斑(纹身也是在真皮层)。可以说,这些斑比发生在表皮的斑长的更深。

雀斑

接下来我们可以带大家认识一下这些斑,让大家对自己的斑有初步判断。

雀斑:浅褐或暗褐色针头大小到绿豆大斑疹,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长斑原因

雀斑的形成原因往往是先天的:通常从5岁左右的孩童开始表现出雀斑,女童居多,对称分布在面部(特别是鼻部);

1)雀斑与黑色素细胞内酪氨酶活性增加有关,也就是说黑色素细胞增加,那长雀斑的概率也开始增加。而日晒、紫外线、压力大、睡眠不足都是导致黑色素细胞增加的原因。

2)衰老也是其中一个原因:随着年岁的增长,新陈代谢变慢,脂褐素易沉积在皮肤表面形成雀斑,三十岁以上女人多发雀斑。

通常根据长斑原因,我们也可以适当有一些防护措施,针对雀斑,有效防晒、规律饮食和睡眠、以及适当运动都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雀斑的发生。

老年斑

脂溢性角化(老年斑):老年人的一种皮肤退行性变。表现为散在的色素斑片,大小不等,扁平或稍高于皮面,表面光滑,呈棕褐色。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不要觉得老年斑是老年人的“专利”,有一些马上步入30岁的90后居然也开始长老年斑,所谓老年斑,其实是一种良性的皮肤肿物。早期小而扁平,呈淡黄色或黄褐色斑片,后期会逐渐扩大,并慢慢形成一层油脂性的厚痂,“脂溢性”也就是这个意思。

长斑原因

老年斑的原因,除了一些是由于家族遗传,大部分人长斑多与生活习惯有关:

1)除了皮肤老化、日晒部位也容易长老年斑;

2)生活压力大、作息不规律,饮食不科学,扰乱身体内分泌系统也是造成老年斑的重要原因。

可见防晒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多重要。

黄褐斑

黄褐斑:也称肝斑,为面部的黄褐色色素沉着。多对称蝶形分布于颊部,黄褐斑的出现大都在20岁-40岁这个年龄段。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1.长期口服避孕药物,内分泌失调、女性妊娠期等易造成体内雌激素变化。雌激素通过解除谷胱甘肽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使黑色素形成增加,产生黄褐斑。

2.精神因素,大部分的黄褐斑病人都存在气急易怒、抑郁多虑,精神紧张、压力大等,因精神因素导致肝气郁结形成斑,所以黄褐斑也称为肝斑。所以为预防黄褐斑加重,我们应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一个愉快的心情。

3.长时间的日晒及辐射性较强的光源会使黑色素合成加速,因而色素沉淀形成黑斑,导致肤色变深;紫外线辐射可以改变角质细胞中黑色素小体的分布模式会加重黄褐斑患者的病情。

4.皮肤屏障功能的损害:随着敏感肌的日益增多,屏障功能损伤引起黄褐斑的问题受到越来越多专家的关注。

5.滥用化妆品也会引起黄褐斑,现在很多劣质化妆品种都含有过量的重金属等成分,皮肤吸收后会引起酪氨酸酶活性增强,加速黑色素沉着,经紫外线照射会诱发为黄褐斑。

6.慢性疾病,内科一些肝肾系统的疾病也是导致黄褐斑的常见的因素

黄褐斑越早处理越好。10年历史的黄褐斑比20年历史的黄褐斑好处理。所以不要拖拉早就诊、早治疗。

太田痣

太田痣是太田于1938年首次描述的一种波及巩膜及同侧面部沿三叉神经眼支、上颌支走行部位的灰蓝色斑片损害,好发于黄种人和黑人。太田痣的病因未明,基因或许也是太田痣的原因之一。不仅影响美观,通常还给患者带来很严重的自卑情绪。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虽然概率比较小,但是太田痣也有概率发生恶变:恶性黑色素瘤。也可能会伴有其他并发症:太田痣患者中,部分可有眼压升高,可能伴有青光眼、先天性白内障、原发性色素性视网膜炎、视盘海绵状血管瘤等。

还可伴发其它皮肤损害:色素性斑痣、黄褐斑、湿疹等;

所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很重要。可有效的控制和预防各种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而且早期治疗的疗效显著。

颧部褐青色痣

颧部褐青色痣是一种先天性非遗传性的皮肤色素性疾病,因为好发于颧骨又称颧骨母斑。一般多发于女性,发病年龄多在16~40岁。主要病理特点为在颧部对称分布的直径1~5毫米左右黑灰色斑点,无任何自觉症状。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虽然名字叫颧骨部褐青色痣,但是它不是只发生于颧骨部位、太阳穴、前额外侧、鼻根、下眼睑、鼻翼都可以累及。


图片发自160医生App

可以看出:

1)颧骨突出部、4)鼻翼、5)太阳穴-上眼睑外侧都是呈小斑性,多为3-7mm的圆形界限不清的斑;

2)下眼睑、3)鼻根部、6)前额外侧都是呈弥漫性,全体色斑的色调基本相近,没有明显边界。

长斑的原因是复杂的,必须要有针对性和系统性的治疗,再次跟大家强调,早发现早治疗,以避免现有的斑变成“顽疾”,或引发其他皮肤问题。

喜欢我的文章就关注我吧,VX:xuyeting88888888。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