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我们继续来科普痘痘,这次讲的不是青春期的青春痘,而是青春期后的“青春痘”。一般来说青春痘的高发年龄在12~25岁。近年来,25岁以上成年人痤疮患者逐渐增多,有研究发现,痤疮发病年龄逐渐上升,从1984年的20.5岁上升到1994年的26.5岁。年龄在25岁以上的痤疮被称为青春期后痤疮,好发于24-44年龄的女性。为什么青春期都过了还在长痘痘?论世间万物中痘为何物,岂是一两句能解释清楚,咱们这就来详细了解一下青春期后的痤疮。
青春期后痤疮的表现
青春期后痤疮按照起病年龄可分为持续型青春期后痤疮与迟发型青春期后痤疮。
持续型青春期后痤疮是指青春期开始发病,持续到25岁以后,青春期后痤疮大多数表现为此类,约占青春期后痤疮的82%。它的特点:好发于面部下1/3处及颈部,月经前期会有加重的情况,痤疮以炎性丘疹、结节型为主,轻中度伴有少量粉刺,常对抗生素治疗耐受。
迟发型青春期后痤疮多与慢性情绪紧张导致肾上腺雄激素分泌增加有关,好发于成年女性,也称为成年女性痤疮。痤疮主要发生于下巴的部位,以炎症性皮疹为主,有些许粉刺,常伴经前期加重,常遗留炎症后色素减退或沉着斑及癜痕。
青春期后痤疮的病因
青春期后痤疮的病因及相比于青春期痤疮相比较为复杂,可能与遗传、内分泌、精神因素、个人习惯与化妆品及环境污染等多种因素有关。
1、遗传
痤疮的临床表型很大程度上是由遗传因素引起的,痤疮家族史与痤疮病情的严重程度可能与遗传有一定的联系, 重度痤疮受家族史的影响更大。有调查研究结果显示遗传因素在痤疮发病中的作用占81%。
2、个人生活习惯
个人的生活习惯与青春期后痤疮也有较为密切的关系。睡眠过少也可引发痤疮。机体的生物钟调节着我们的新陈代谢,在睡眠中,机体得以调整,皮肤作为机体最大的器官,同样也必然需要得到规律的休整、更新。关于饮食与痤疮的关系,有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喜欢食用油腻、辛辣、甜腻食品易患痤疮,说明饮食因素影响到痤疮的发病。吸烟也是引起痤疮的一大因素。有研究发现香烟中尼古丁通过作用于皮肤角质形成细胞乙酰胆碱受体导致毛囊皮脂腺导管过度增殖及分化而诱发痤疮。
3、内分泌
(1)痤疮发病所涉及到的一个主要器官是皮脂腺,其分泌活动主要受雄激素调控血循环中睾酮增加,皮脂腺活性作用增强孕酮与肾上腺素皮质中脱氢表雄酮(DHT)可能在痤疮初期中起重要作用,它们均可引起皮脂腺的分泌亢进,皮脂分泌增多,最终形成痤疮。现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青春期相对延长,皮脂分泌旺盛,雄激素水平相对较高,雄激素的分泌与痤疮的发生密切相关。
(2)毛囊导管角化过度,局部细菌感染也是引起痤疮的因素。雄激素升高不仅可以使皮脂腺分泌亢进,还可促进毛囊口的上皮角化过度,使毛囊口被角质堵塞,皮脂无法排出而堆积。再加上局部的丙酸杆菌的繁殖和炎症的产生引起局部皮肤的痤疮。另外女性在排卵前期,血液中的雄激素水平常常偏高,引起痤疮症状加重。这也就是为什么月经前痤疮会加重的原因。
4、精神因素
成年人的精神压力往往比青春期大,焦虑、抑郁以及郁闷、紧张、生气等心理因等情绪变化有可能通过大脑皮层-边缘系统的情感环路,发放神经冲动通过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或肾上腺轴,从而诱导雄激素前体增加,诱导皮肤内雄激素及皮脂腺活性增加,从而导致痤疮发生。
5、化妆品
过去曾用“化妆品痤疮”来描述成人持续轻度痤疮。有研究表明各种化妆品制剂特别是羊毛脂,矿物油,某些植物油确实在动物及人类研究中诱导粉刺。另外糖皮质激素类、维生素类、重金属类亦可诱发痤疮。
6、环境因素
随着时代的发展,环境变化引起痤疮的机制不断增加,环境中产生的机体刺激面部皮肤,如雾霾、重金属、紫外线等很大一部分会通过我们的毛孔进入我们的肌肤,导致痤疮和敏感肌的发生。
青春期后痤疮治疗
青春期后痤疮患者的治疗原则与寻常痤疮无明显差异。由于青春期后痤疮的发病原因复杂,具有迟发顽固、经前期加重、可伴内分泌紊乱等特点,临床治疗效果不显著,它有寻常痤疮不一样的疗法。
1、 精神心理疏导疗法 由于青春期后痤疮往往病程缓慢,对患者精神心理造成极大的困扰,近年来,由于青年人的社会生活压力不断增加,女性青春期后痤疮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因此,青春期后痤疮的预防和治疗已不仅仅限于生物医学模式,而逐渐发展成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有研究表明心理疏导辅助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况,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使患者能够更积极地配合药物治疗,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临床上对心理因素明显的患者应采用相应的心理疏导,对提高疗效、抑制复发会起到良好效果。
2、 药物对症治疗 青春期后痤疮皮损以炎症性皮损为主,,雄激素升高皮肤分泌大量油脂,治疗主要以抑制皮脂腺分泌、消炎、改善异常的毛囊和皮脂腺导管角化。临床选用抗生素如四环素类抗炎治疗,用异维A酸改善毛囊角化及控油,还可以外用维A酸外用制剂与局部抗生素联合使用,当炎症性皮损适度消退后应该停用抗生素,局部维A酸继续使用以达到长期不复发。对于雄激素偏高的患者如多囊卵巢综合症可以口服达英35等雌激素治疗。
3、 非药物治疗 青春期后的痤疮因雄激素和经期前大量爆发,药物治疗起效缓慢且长期使用担心副作用,还可采用水杨酸刷酸治疗、光动力疗法、红蓝光治疗等有效治疗,抑菌消炎,改善毛囊角化,在短时间内减少面部痤疮,让皮肤恢复平滑。同时建议加强后期皮肤官理,如采用分子水定期进行皮肤深层清洁可以减少皮脂的堆积、减少痤疮的发生。
4、 日常调理 家族史、油性皮肤类型、辛辣油腻饮食习惯、压力大、睡眠<8h、女性月经周期异常是青春期后痤疮发病的危险因素。所以日常应该早晚选用温和洁肤产品进行皮肤油脂清洁,减少油脂残留,尽量避免辛辣油腻甜食的摄入,饮食应清淡,多喝白开水,进行运动,缓解压力,保持充足睡眠,每天睡眠时间应大于8小时,关注自身内分泌情况,及时调节。
喜欢我的文章就关注我吧,VX:xuyeting8888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