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些是发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要注意避免:
1.高盐饮食
高盐饮食是我国人群重要的高血压发病危险因素。摄入过多食盐可以引起血压升高。
2超重和肥胖
体重超重和肥胖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体重的增加,高血压患病率增高。
3.过量饮酒
过量饮酒包括危险饮酒(男性摄入酒精41-60g/天,女性摄入酒精21-40g/天)和有害饮酒(男性摄入酒精60g/天以上,女性40g/天以上)。
4.心理因素
包括长期精神紧张,也是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精神紧张可激活交感神经从而使血压升高。精神紧张包括焦虑、担忧、心理压力紧张、愤怒、恐慌或恐惧等。
5.环境因素:密闭拥挤、噪音的环境、气温骤降、寒冷、遭受灾害等恶劣环境,可使血压升高。
关于高血压的这些错误做法,你有过吗?
1.凭感觉用药,不规律用药,只有出现症状时才吃药。或随意调整剂量。
2.年轻患者确诊高血压,不愿意服药,担心药物副作用。
3.擅自停药,这是错误的,因为高血压是不能治愈的,需要长期、甚至终生服降压药,把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4.单纯依靠药物,忽视生活方式的改善,没有节制的抽烟喝酒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
5.不监测血压,不清楚目前的治疗方案效果。
6.盲目听从周围人介绍的药物或偏方,自行购买用药。
7.迷信保健品的降压作用,不就医不吃药。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高血压防治的基石,及时就医按时服药必不可少:
1.按时服药
要求做到遵医嘱服药,按时、按剂量服药,并长期坚持,避免频繁换药或停药。
2.戒烟限酒:提倡高血压患者戒烟,有饮酒习惯者要减少饮酒量,每天最好控制在饮低度白酒50-100毫升或啤酒300毫升以内。
3.合理膳食:控制每日膳食总量,做到营养均衡,坚持低盐、低脂、高维生素、高膳食纤维和适量高蛋白饮食。
4.坚持适量运动,保持理想体重:适量运动可以调节血压和控制体重,降低肥胖风险,可以选择步行、慢跑、游泳、骑车、爬楼、登山、球类、健身操等有氧代谢运动。
5.保持心理平衡:学会自我调节,释放内心的压力和紧张情绪,对维持血压稳定至关重要。
6.监测血压,应定期进行家庭血压测量,了解自己的血压水平。
7.避免感染:比如老年人常见的流感、肺炎、带状疱疹等会影响对血压的管理。老年人可通过接种重组带状疱疹疫苗(CHO)、23价肺炎疫苗、流感疫苗,来应对常见感染性疾病的风险。
降压药种类繁多,有不同的适应症,也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病情选择有效的降压药。
了解老年医学科
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老年医学科“以老年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模式,对老年人常见的呼吸系统性疾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老年综合征、老年康复等制订个性化诊疗方案,将老年综合评估贯穿到老年患者疾病救治以及老年人照护、临床关怀整体模式中,将患者身上的多种问题进行协调处理来提供所需的医疗护理与治疗。
老年医学科,和老年朋友们在一起,携手健康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