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动脉主干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巨脾并脾功能亢进症

吴宇旋医生 发布于2024-04-07 11:44 阅读量207

本文由吴宇旋原创

患者青年男性,乙肝肝硬化多年,并门脉高压,巨脾及重度脾功能亢进,患者开始脾栓塞及消融顾虑较大,未能接受,后来因为严重脾亢导致脑出血,治疗后患者决心治疗脾亢,造影见脾动脉明显增粗,脾脏显著增大,肝动脉细小,存在脾动脉盗血综合征。在脾动脉一级分子释放弹簧圈,后再次造影见脾脏血流有所减少。然后行脾消融治疗,效果良好。



患者青年男性,乙肝肝硬化多年,并门脉高压,巨脾及重度脾功能亢进,患者开始脾栓塞及消融顾虑较大,未能接受,后来因为严重脾亢导致脑出血,治疗后患者决心治疗脾亢,造影见脾动脉明显增粗,脾脏显著增大,肝动脉细小,存在脾动脉盗血综合征。在脾动脉一级分子释放弹簧圈,后再次造影见脾脏血流有所减少。


在CT引导下使用cool-tip集束射频电极穿刺脾脏,并进行多点消融。 脾门高密度为弹簧圈,消融过程中可见脾脏密度减低及气化现象。




消融术后复查,见脾脏大面积无强化坏死区,为消融术后改变。


术前患者血小板 20*109/L,术后100*109/L。脾脏明显缩小,肝功能改善,体质也明显好转,随诊4年余,正常工作生活。

脾亢是常见疾病,既往采取脾切除治疗为主,2008年以来,我们采取脾消融的方法治疗脾亢患者,大部分效果良好,但是部分患者需要分次治疗,才能取得满意效果。此方法治疗脾亢,创伤小,反应轻,中远期效果也较满意,值得进一步尝试和推广。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