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靶向药物是治疗肝癌的方法之一,口服靶向药能抑制肿瘤血管的生长,从而达到控制肿瘤生长的目的。但我们在临床工作中经常观察到口服靶向药物的肝癌患者,肝动脉变得非常细小,使后续的介入栓塞治疗变得非常困难。
案例1、青年男性肝癌双肺多发转移,口服乐伐替尼后行tace治疗,造影见肝动脉纤细,分支细小难以显示。
该图片可能引起不适
继续查看
肝动脉造影见肝动脉纤细。
该图片可能引起不适
继续查看
轻柔插入微导管并注射碘化油化疗药乳剂后右肝见结节状碘油沉积灶。
案例2、老年男性,未口服靶向药物,肝动脉造影右肝肿瘤染色,介入栓塞后碘油沉积良好,再次造影肿瘤染色基本消失。
该图片可能引起不适
继续查看
肝动脉造影肝动脉粗大,右肝可见肿瘤染色。
该图片可能引起不适
继续查看
右肝病灶碘油沉积良好。
该图片可能引起不适
继续查看
再次造影肿瘤染色基本消失。
点评:
肝癌患者口服靶向药物确实可以抑制肿瘤血管生长,从而延缓肿瘤生长速度,但是也可以导致后续介入栓塞治疗难度加大,介入治疗效果减弱。
对于单纯肝内肿瘤的患者我个人更加倾向于通过介入栓塞加局部根治性消融的方法治疗。在患者出现脉管癌栓或有肝外肿瘤及肝内肿瘤生长非常迅速的时候再考虑是否联合靶向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