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

郭发伦医生 发布于2017-11-13 16:27 阅读量7065

本文由郭发伦原创


一、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每年4-9月是高发季节。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严重病例常由肠道EV71病毒或柯萨奇病毒A16引起。

二、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传染源。可通过空气飞沫、饮食、直接接触、间接接触等途径传染。

三、病初常有发热。病程前三天为出诊期,皮疹有增多趋势。病程第四天渐转入恢复期。绝大多数病例六七天恢复。

四、手足口病要常规作血常规、心肌酶、血糖检查。严重病例要作其它相关检查。

五、手足口病的治疗:口服阿昔洛韦、化毒散、多种维生素、退热、止痒,免疫调节剂如匹多莫德等。

六、手足口病的预防:(1)避免与患儿接触,幼托机构发现病人,要采取隔离措施。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2)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室内保持通风换气。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3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带人多、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七、经过几年的流行,以及近年来手足口病疫苗的接种,重症病例明显减少。大多数患儿都可在门诊服药治疗,少部份需要静脉输液,个别需要住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