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湿病患者的福音: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干燥综合征(SS)、系统性硬化症(SSc)、皮肌炎(DM)、多发性皮肌炎(PM)等,曾被认为是"无法治愈的慢性病"。患者长期依赖糖皮质激素、中药、免疫抑制剂甚至化疗药物,却仍面临病情反复、器官损伤和生活质量下降的困境。然而,近年来,一项源自癌症治疗的革命性技术——自体CAR-T细胞疗法,正在改写这一局面。2021年德国埃尔朗根大学的研究团队首次将CD19 CAR-T疗法用于5名重症SLE患者,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实现完全缓解并停用药物,这一突破性进展登顶《Nature Medicine》,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开辟了全新路径。这是病友们将"终身疾病"转化为"可治愈疾病"的福音。
一、传统治疗的困境:终身用药与"治标不治本"
传统治疗方案通过广谱免疫抑制控制炎症,但存在根本性缺陷:
1.药物依赖性强:90%以上患者需长期使用激素,导致骨质疏松、感染风险升高等副作用;
2.靶向性不足:免疫抑制剂无差别压制整个免疫系统,无法精准清除致病细胞;
3.复发率高:约40%的SLE患者在治疗5年内出现严重复发(2023年《柳叶刀》数据)。
二、CAR-T疗法:从抗癌到攻克自身免疫病的革命性技术跃迁
CAR-T(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的核心逻辑是通过基因工程改造患者自身T细胞,使其具备精准识别并清除特定靶细胞的能力。在癌症治疗中,这一技术已成功用于血液肿瘤,而在自身免疫病领域,科学家对其进行了两大关键改造:
1. 靶点选择:聚焦CD19抗原
与癌症治疗不同,自身免疫病CAR-T选择靶向CD19——这一表达于B细胞全谱系(包括前体B细胞和浆母细胞)的抗原。通过清除所有CD19+细胞,可彻底重置异常的B细胞池。
2. 剂量优化:低剂量实现长效缓解
临床数据显示,自身免疫病治疗所需的CAR-T细胞剂量仅为癌症治疗的1/10(约1×10^6 cells/kg),显著降低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风险。
三、临床突破:停药缓解的"功能性治愈"
截至2023年底,全球已有超过50例难治性自身免疫病患者接受自体CAR-T治疗,涵盖SLE、SS、SSc、特发性炎性肌病等疾病,展现出惊人疗效: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1、完全缓解率:重症SLE患者实现临床无药缓解(SLEDAI评分≤2)。
2、抗体转阴:抗dsDNA抗体水平在治疗后3个月内下降95%。
3、肾脏修复:狼疮肾炎患者肾小球滤过率(eGFR)从32提升至68 mL/min/1.73m²。
系统性硬化症(SSc)
1、皮肤逆转**:改良Rodnan皮肤评分(mRSS)平均下降15分(基线平均22分)。
2、肺功能改善**:用力肺活量(FVC)绝对值增加超过10%的比例达67%。
更令人振奋的是停药数据:
1、所有应答者在治疗后3-6个月内逐步停用免疫抑制剂,最长无药缓解期已达4年。
2、B细胞重建后,新生B细胞中自身反应性克隆比例下降至治疗前的1/1000。
四、机制解析:免疫系统的"格式化与重启"
CAR-T治疗实现停药缓解的核心在于双重作用机制:
1. 深度清除致病细胞
传统药物仅清除外周B细胞,而CAR-T可穿透骨髓和淋巴组织,彻底消灭包括自身抗体分泌细胞(ASC)在内的所有CD19+细胞。
2. 免疫耐受重建
在B细胞再生的过程中,胸腺重新发挥"阴性选择"功能,剔除自身反应性B细胞克隆。再生B细胞的受体多样性更接近健康个体。
这一过程类似于将紊乱的免疫系统"恢复出厂设置",而新生的免疫细胞不再错误攻击自身组织。
五、安全性:优于癌症治疗的副反应谱
与抗癌应用相比,自身免疫病CAR-T治疗的安全性显著提升:
1、CRS发生率:仅8%(均为1-2级),无神经毒性事件(2023年《NEJM》汇总分析);
2、感染风险:B细胞缺失期间常规使用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严重感染率<5%;
3、远期安全性:随访4年的患者未出现继发恶性肿瘤或严重免疫缺陷。
现在我们跟中国医学科学院合作,成为自体CAR-T细胞治疗难治性自身免疫病的分中心,有意向接受此疗法的病友们可以联系我们CAR-T治疗团队,评估病情是否适合此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