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干眼干要小心干燥综合征

叶志中医生 发布于2022-11-07 14:38 阅读量5814

本文由叶志中原创

       冬天到了,不少人表示口干,眼干,皮肤干,这很正常。但是如果你是一天喝八杯水也还是口干,吃面包时要搭配水喝才能吞咽,或者眼睛有磨砂感,持续三个月以上眼睛干的难受,并且伴有关节肿胀疼痛的情况,就要小心干燥综合征了。

       干燥综合征主要累及泪腺、唾液腺等外分泌腺体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主要表现为口干、眼干、皮疹、关节痛等症状,以唾液腺和泪腺的症状为主。血清中存在抗 SSA、SSB自身抗体。严重者可导致肾、肺、消化系统、血液系统及神经系统等内脏病变。

       本病起病多隐匿,临床表现多样病情轻重差异较大。可出现复发性的腮腺肿大,累及单侧或双侧,疼痛或无痛,少数有颌下腺肿大,舌下腺肿大较少。由于唾液腺的缺乏会导致咀嚼和吞咽困难,并出现猖獗性龋齿(牙齿逐渐变黑,继而小片脱落,最终只留残根),是本病的特征之一。有口干,但不一定都是首症或主诉。有的伴有发热、舌部表现为舌痛、舌面干、裂、舌乳头萎缩而光滑。口腔黏膜出现溃疡或继发感染。

       泪腺的累及会出现干燥性角结膜炎,表现为畏光、眼干涩、异物感,泪少等症状,严重者哭时无泪。部分患者有眼睑缘反复化脓性感染、结膜炎、角膜炎等。其他浅表部位,如鼻、硬腭、气管及其分支、消化道黏膜的外分泌腺体均可受累,使其分泌减少而出现相应症状。

       有25%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成人患者会出现系统损害,如间质性肺炎、间质性肾炎、肌炎、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肾小管酸中毒等,具体描述如下。

       1.皮肤 皮肤病变的病理基础为局部血管炎。可表现过敏性紫癜样皮疹,多见于下肢,为米粒大小边界清楚的红丘疹,压之不褪色,分批出现,每批持续时间约为10天,可自行消退而遗有褐色色素沉着结节红斑较为少见。雷诺现象多不严重,不引起指端溃疡或相应组织萎缩。

       2.骨骼肌肉 关节痛较为常见,仅小部分表现有关节肿胀但多不严重且呈一过性。

       3. 主要累及远端肾小管,表现为因Ⅰ型肾小管酸中毒而引起的低血钾性肌肉麻痹,严重者出现肾钙化、肾结石及软骨病。近端肾小管损害较少见。小部分患者出现较明显的肾小球损害。临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甚至肾功能不全。

       4.肺 大部分患者无呼吸道症状。轻度出现干咳,重者出现气短。部分出现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少数人可因此而呼吸功能衰竭死亡。早期肺间质病变在肺X线(片)上并不明显,只有高分辨肺CT方能发现。另有少部分患者出现肺动脉高压。

       5.消化系统 出现萎缩性胃炎、胃酸减少、消化不良等非特异性症状。可有肝功能损害。

       6.神经 以周围神经损害为多见,与血管炎有关。

       7.血液系统 本病可出现白细胞减少和(或)血小板减少,血小板低下严重者可出现出血现象。


       有干燥综合征者应及时到风湿免疫专科诊治,采取措施改善症状,控制和延缓因免疫反应引起的组织器官损害的进展以及继发性感染。饮食要忌刺激性、油炸食物,戒烟戒酒,多饮水,餐后漱口。适当规律运动。眼干燥者,坚持使用人工泪液滴眼,防止角膜病变进展。皮肤干燥者,坚持浴后全身外用保湿剂。

       干燥综合征早期诊断早期合理治疗者预后良好,内脏损害中出现进行性肺纤维化、肾小球受损伴肾功能不全、中枢神经病变、恶心淋巴瘤者预后较差,其余系统损害者经合理治疗大多可缓解,甚至恢复日常生活和工作,因此需要早发现,早治疗。由于干燥综合征是一种慢性疾病,需定期复诊,以便医生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治疗方案调整。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