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斑狼疮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一)

叶志中医生 发布于2022-04-13 16:24 阅读量1862

本文由叶志中原创

        最近发现好多病友对造血干细胞用于治疗红斑狼疮感兴趣,那么许久不更的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应用造血干细胞(简称干细胞)移植疗法以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这一技术已被我国很多宣传媒体大肆炒作,名声鹊起。然而,客观地说,干细胞移植疗法还只是处于实验阶段,在全世界范围内被采用的患者为数亦极少。从理论上讲,干细胞移植术有可能会从根本上根除狼疮患者的异常免疫系统并用新的正常的免疫系统以取代原先存在的病态免疫系统,彻底清除病理性免疫细胞及其产物,恢复正常的免疫应答。于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可望最终获得治愈。然而事实上目前的医学水平还远不能实现这一愿望或达到上述理想目的。

4127178ccb1349128b748fc49f9c89cb.jpeg

        造血干细胞(hemopoietic stem cell)是所有血细胞的共同祖先细胞(始祖细胞)。干细胞本身是存在于造血组织中的一群原始造血细胞,既可存在于骨髓中,也可存在于血液内。在骨髓中,干细胞所占比例很少,每1万个有核细胞中约有1个,而在外周血液中则每100万有核细胞中仅有2个。若每立方毫米血液中有1万个有核细胞,那么每毫升血液中的干细胞则只有20个。干细胞的外观呈圆形,直径约为8毫米,胞核较大,有2个核仁。胞浆呈浅蓝色(嗜碱性),沙有颗粒。因此在形态上与小淋巴细胞极为相似(小淋巴细胞核仁不显),从形态学上很难将二者区分开来。人的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血小板(血小板虽不具备细胞的完整结构,但从功能上考虑,仍可将其视为细胞)。各种血细胞的寿命各不相同,红细胞约为120天,粒细胞为24~62小时,血小板为5~10天,单核细胞为50~200天,淋巴细胞则可存活数月至数年乃至几十年。这些血细胞不断凋亡并不断被新生的细胞来加以补充,从而维持各种血细胞的动态平衡,使其数值一直保持在一个狭窄的正常范围内,如果这些细胞的平衡一经破坏,那么就可能引发各种血液病或免疫性疾病。

b8e5e27df86a4ffa8ed8830c51621e8d.jpg

        如上所述。这些细胞的共同始祖就是造血干细胞。通过干细胞移植以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必须首先从患者血液中将那些为数极少的干细胞收集并贮存起来,然后才能给患者极大量免疫抑制剂以消除患者骨髓内所有的干细胞。之后,再将原先收集贮存的干细胞输入患者体内。由于被输入的干细胞就是患者本人的自身细胞,是真正意义的自体移植,所以输入体内后不会诱发患者产生抗这些干细胞的抗体或干细胞被排斥,亦即不会使患者发生排斥反应,被移植的干细胞存活率很高。从患者血液中收集与保存这些为数极少而又难以识别的干细胞是一项科技要求很高的操作过程。此外,在患者的骨髓细胞被大量免疫抑制药物和放射线全身照射而清除殆尽后,再将这些事先收集与贮存的干细胞重新输入患者体内并使干细胞在骨髓内定居且发挥制造各种血细胞的功能则是一个漫长的时间过程。这个时刻对患者来说,是最危险也是干细胞移植术成功与失败最关键的时刻。

14824582208203428.png

        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当重要脏器遭受严重损害时,常规疗法如免疫抑制治疗等当时难以奏效。因此,患者的生命亦会岌岌可危。之所以如此,就是由于大量免疫抑制剂虽可以清除导致自身免疫的淋巴细胞,但在这种情形下,骨髓造血细胞亦必将受到严重损害。为了避免出现这种状况,1996年首先由Tamm等报道了采用自身造血干细胞移植以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引发的重症肺动脉高压。此后,又有许多作者相继报道了这方面的经验,其中包括用干细胞移植以治疗多发性硬化症127例,系统性硬化症72例,类风湿关节炎70例,幼年性特发性关节炎3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34例。

         呀!知识点太多,篇幅不够,那么敬请期待下篇,我们继续来探讨造血干细胞用于治疗红斑狼疮的案例、适应症以及具体操作步骤。

584_2019050732625671.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参考出处: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