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产系指妊娠不到28周,胎儿体重不足1000g而中止者。当自然流产连续发生3次以上时则称为习惯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据统计人类妊娠大约有70%不成功,其中50%左右的受精卵在下次月经来潮之前就发生了流产,即所谓临床前流产。这种流产可能并未被本人察觉,而仅仅认为是一次血量偏多的正常月经或延期月经。仅20%左右的自然流产可被患者感知或被医生确诊,真正能够发育成熟正常分娩者仅占人类妊娠的1/4左右,由此可见人类流产的发生率相当高。
目前虽然对引起习惯性流产的部分病因及发病机制认识已比较深入,如染色体异常,内分泌失调,生殖器官发育不良等对妊娠均有影响,可以导致流产;但仍有40%左右的流产原因不详。随着生殖免疫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妊娠免疫,免疫性不孕及习惯性流产的许多疑难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发现免疫因素在生殖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免疫失调在原因不明的习惯性流产中占有相当的比例,认为流产可能是免疫排斥的一种形式。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引起习惯性流产的原因比较复杂而且常为多种因素共同所致。目前比较明确的病因有:①遗传因素:约占习惯性流产的4.5%~25%,如胚胎染色体的异常,流产多发生在妊娠8周以内。②内分泌因素:约占13%~20%,如卵果黄体功能不全亦早期流产的常见原因。③生殖器官异常:约占12%~15%,如子宫发育不良宫颈内口功能不全症等,多引起晚期流产。④感染因素:占2%,如病毒或细菌感染,一方面可导致胚胎的发育异常,另一方面可引起生殖器官的炎症,不利于孕卵着床。
除此之外,还有40%左右的习惯性流产原因不明,其中免疫学因素是目前认为比较重要的原因之一,从免疫学的角度看,胎儿-胎盘单位含有来自父母双方的遗传基因,对母体来说它是一个半同种移植片。“胎儿同种移植”的成功即妊娠的成功,必须依赖阻止有害的母体免疫反应。
二、临床表现与分型
习惯性流产是指自然流产连续发生3次或更多,每次发生流产的时间可在同一妊娠月份,也有时间长短不同者,其临床表现与一般流产相同,亦可经历先兆流产——难免流产——不全或完全流产几个阶段。早期仅可表现为阴道少许出血,或有轻微下腹隐疼,出血时间可持续数天或数周,血量较少。一旦阴道出血增多,腹疼加重,检查宫颈口已有扩张,甚至可见胎囊堵塞颈口时,流产已不可避免。如妊娠物全部排出,称为完全流产;如仅部分妊娠物排出,尚有部分残留在子宫腔内时,称为不全流产,需立即清宫处理。
根据习惯性流产发生的时间可将流产分为早期习惯性流产及晚期流产,早期习惯性流产系指流产发生在妊娠12周以前,一般多与遗传因素,母内分泌失调及免疫学因素等有关;晚期习惯性流产多指流产发生在妊娠12周以后,多与子宫畸形宫颈发育不良、血型不合及母患疾病等因素有关。
此外还可根据习惯性流产前有无正常生育史,将习惯性流产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两种,原发性习惯性流产指与同一丈夫从无正常妊娠,多次在妊娠20周前流产;继发性流产是指患者与同一丈夫有过正常妊娠至少分娩过一次活婴,或虽然未分娩过但流产多发生在妊娠20周以后。
当你已自然流产3次及3次以上,到妇科或内分泌科等找不到原因时,请尝试到风湿免疫科进行诊疗,可能你就是那原因不明的40%,只有尽早找到病因,并且得到精准治疗,才能早日拥有可爱的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