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些患者步行艰难却不愿意使用助行器,感觉会很丢脸,但是其实助行器能帮助我们减轻行走带来的关节疼痛和负重,防止病情加重及摔倒。现在我们来介绍一下助行器吧。
助行器分为两类,一类通过给病人辅助支撑来增加稳定性,一类可以减轻关节疼痛以及不稳定关节的负重。在给病人使用助行器之前,要咨询理疗师如何正确安装和调整助行器,必要时评价病人目前的状态并确保病人有能力安全使用助行器。理疗师对病人的平衡性及协调性进行评估后,为病人选择一种最合适的助行器。
手杖 对于髋关节受累的患者,手杖可以减轻受累髋关节的负重。手杖有许多样式,包括简单的木制手杖以及铝制可调手杖等。与窄规格手杖柄相比,宽平的手杖柄可以增加病人的握力,同时还能给手提供更舒适的休息平面。那种手掌边较窄、尺侧宽的锥形手柄有助于改善尺侧指关节的握力,防止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出现指关节尺偏畸形。当由于腕力差需增加稳定性时,可使用Canadian或前臂拐杖代替手杖。单独使用这些装置时,并不能减轻受累关节的负重。
手杖的关键部位是它的底部。多数手杖简单应用宽橡胶头包底,来保证在各种平面上的稳定性。金属头可在光滑的地面上使用。如果病人平衡性较差,可使用三角脚架或四方脚架式的基底部来增加手杖底部的支持。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样会增加手杖的重量。
拐杖 拐杖有多种样式。腋窝支撑部分带有海绵橡胶护垫,以保护病人肋骨以及上臂。手持部分有软垫以增加手柄尺寸并防止硌手。拐杖可用宽胶皮头做底,也可用金属头做底。拐杖能增加底部支持,同时也可运用拐杖步态减轻下肢负重。使用零负重的3点式步态行走可以使重心移至健侧下肢,使用4点式或部分负重的3点步态行走可以将重心分配在双侧肢体之间。
拐杖靠病人的双手和腰部来挪动病人的体重,不能压迫腋下皮肤。重量压在腋下行走可能造成严重的手臂神经损伤。当拐杖向脚前后移动1.8米时,拐杖的头距腋下应有0.6~0.9米。站立时,手柄应放在与手臂弯曲呈15°~20°角的位置。当患者手、前臂及肩的力量尚可,并且需要长期使用拐杖时,可考虑使用前臂拐杖。这些拐杖增加了底部支持,并减少负重,同时不给上肢和胸部施加压力,因而使用起来更舒适。如果病人有手、腕、肘疼痛或手臂力量受限,最好选用带有平面支撑的拐杖。
助步器
在所有助行器具中,助步器具有最稳定的支撑功能,但使用起来比较笨重,乘车时携带不便。使用助步器爬阶梯有一定的困难,通常会造成危险。对于那些伴有明显失衡或肌肉病变所造成的行走不稳,在有限距离内需要辅助行走的患者,可以使用助步器。常规的助步器有四条腿,为保持在光滑表面的稳定性,每一个脚底架都配有大块橡胶垫。病人抬起助步器,向前移动,从而辅助行走。带车轮的助步器在前面的两条腿上有角轮,对抬起助步器有困难的病人来讲更易使用。手腕、肘关节疼痛或无力的病人可选择高度合适的带平面的助步器,可分担前臂的力量,使用肩部力量辅助行走。助步器上可以安装袋子或篮子,方便携带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