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除了常规药物治疗,还有一些对治疗有效的物理学干预,比如针灸、太极、瑜伽等,现在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些物理干预对我们治疗是否有效。
针灸
针灸是中国的一项古老的传统治疗技术,适用于调节“气”或“能”的不平衡。在一系列经络或经路上施针从治疗学上能用来引导体内的“气”流。最近,西方国家对针灸止痛效果的解释涉及神经化学微环境的多方面改变。有些研究者提示,刺激高阈值细小神经纤维可导致脑的较高级中枢疼痛信息传导的特异性阻断针灸的止痛作用至少能被纳洛酮部分阻断,这提示,内源性阿片样物质(内啡肽——译者)在这里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不过,由于对针灸作用的机制缺乏明确的了解,从而就导致了在临床试验中如下的争论:究竟采用什么安慰剂对照才最合适。有些研究使用无治疗(notreatment)以作为对照,而另一些研究者则使用非经络部位施针以作为对照。不过,已经表明,即使使用假针灸治疗也能有止痛作用。
OA患者及其他临床疼痛模型的极少数小样本短期试验已证明针灸能缓解疼痛。针灸治疗背下部疼痛的荟萃分析表明,尽管针灸的疗效并不能明显地优于安慰剂,但还是能发现其效果略胜于许多对照干预治疗。同样,膝关节OA针灸治疗的系统性回顾表明,虽然针灸改善关节功能的作用不太明显,但有证据支持针灸可用来控制疼痛。一组膝关节OA引起中等度至重度疼痛的患者中,一份后续的设计合理的将针灸作为辅助治疗的试验结果却令人鼓舞。这份研究将570例参与者随机分配为接受真针灸组或假针灸组以及教育对照组(educationcontrol)三个组别。研究结果表明、同对照组相比,完成了平均23次试验的患者和接受真针灸治疗的人群显现了WOMAC疼痛、WOMAC功能和患者的总体评估明显进步或改善。本试验的最重要缺陷是退出研究的人数太多:教育对照组为43%,两个针灸组为25%。
太极
太极是中国的一种古老的健身锻炼方法,这一方法涉及到认知反应、心血管反应和肌肉骨骼反应。该经典的适应性锻炼已被采用了很多世纪,目的是为了增进健康和用于自我防卫。根据太极可增强肌力和提高有氧效率(aerobic efficiency)的研究结果,有人提示太极可维持关节炎患者的关节屈曲性和活动性。一份前瞻性、随机有对照组的研究表明,年长成年OA患者在练习太极12周后,自我效能(self-efficacy)、生活质量和功能运动均有所增强。另一份研究提示,一组99例绝经期妇女在练习太极后,骨密度和神经肌肉功能状态均有所改善。许多研究都提示,太极在维持体内状态平衡时的有益作用可以降低老年人跌倒的危险性。
瑜伽
瑜伽一词见于2000年前的文字记载,讲述的是采用体位或正坐(asanas)练习以实现身体、心理和精神的和谐。在西方医学实践中,瑜伽研究的重点常常是其增强肌肉力量和关节屈曲性的作用以及对心血管系统功能状态的有益作用。很多小样本研究均提示瑜伽在治疗腕管综合征和手或膝关节OA时有效。
严谨缜密而又极具生命力的循证医学在无边无际的临床实践中才刚刚崭露头角,我们都在实践于科学中寻找有效且更优质的治疗方案,寄希望于患者能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