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疮病人要避免阳光照射

叶志中医生 发布于2021-06-10 09:22 阅读量7488

本文由叶志中原创

        太阳释放三种波段已知是A、B和C的紫外线,分别缩写为UVA、UVB和UVC。UVC在阳光到达地球表面之前已被臭氧层完全吸收,因此对人类不能造成伤害。只有波段A和波段B对狼疮病有害,其波长分别为320~400纳米和290~320纳米,波段A对人体皮肤有晒黑作用,波段B对皮肤有烧灼作用。当太阳紫外线到达地球表面时,主要紫外线是UVA,占90%~95%;UVB仅占5%~10%。研究发现,对狼疮患者造成损伤的紫外线仅仅是这5%-10%的UVB。UVA不仅对病人无害,反而对狼疮有治疗作用,可以帮助修复已受损伤的DNA,促进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并加速细胞凋亡。

6fb0a1b7ae8d4a0f9c27c0857cc80ef2_th.png

        常听到许多狼疮病人声称太阳光线对她们没有损伤,“我们不过敏”,并向专家咨询狼疮病人是否真的需要避免太阳照射。反之另一些狼疮病人则对阳光特别敏感,即使患者暴露于阳光下,也会发生皮疹、疲乏和周身疼痛。

        风湿科医师询问狼疮患者在太阳下的感觉如何时,发现60%~70%病人的回答是由于阳光能使他们发生皮疹或使他们感到疲乏、疼痛和发热,因此他们躲避太阳。然而当风湿科医师对狼疮患者皮肤的一定区域用紫外线照射后活检以寻找炎症或受刺激时的证据,发现只有30%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有光敏感。这主要的原因是,紫外线对皮肤的损伤与紫外线照射的时间和照射的剂量相关。研究证明,一些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能耐受15分钟阳光曝晒,但在20分钟时就会感到不适。紫外线甚至在阴天也存在,所以狼疮患者阴天也要注意防晒。A段紫外线在白天从早晨至晚上都有,B段紫外线则在上午10时至下午3时最强。我们经常规劝阳光敏感狼疮患者在上午10时前或下午4时以后,再去户外活动,在我国南方的夏季避光时间还应更长,这样就能避开B段紫外线高峰时间。此外,还要注意尽可能避免对光敏感病人使用如磺胺类、四环素类的药物,以免增强病人的敏感性。

30cec0c6e7cd457082dd1af320cf00f4.gif

        防晒霜有帮助吗?大多数情况下是很有用的,当然我国现在也已开始在天气预报中预报紫外线指数,希望狼疮患者关注天气预报中这一信息,以便指导防晒霜的使用。防晒霜是一些能吸收紫外线的化学物质,可制成乳剂、油剂、洗剂、酒精剂和胶剂。这些物质包括氨苯甲酸酯(aminobenzoic- acid esters)、桂皮酸盐(cinnamates)、水杨酸盐,这些均为B段紫外线防晒剂;阿伏苯甲化物(avobenzone),为A段紫外线防晒剂;二苯甲酮(benzophenones)、邻氨基苯甲酸(an-thralinates) 和丁基甲氧基二苯甲烷(butylmethoxydibenzomethanes);这些均为A段和B段同时被遮断的防晒剂。含有二氧化钛和氧化锌的物理防晒剂能分散光线。大多数市售的防晒剂是按已知为阳光保护系数的等级加以分类的。而阳光保护系数的等级乃是以下两个时间的比值,即使用能阻断B段紫外线的防晒剂后,阳光照射皮肤时产生皮肤红斑所需的时间与不使用该防晒剂时阳光照射皮肤而产生同等程度红斑所需的时间二者的比值。阳光保护系数的作用程度自2~50不等。狼疮专家常建议病人使用作用较强的防晒剂,至少是阳光保护系数15的防晒剂。采用这种程度的防晒剂后,B段紫外线能被遮断93%。例如阳光保护系数15的防晒剂表示患者使用后的保护作用是未使用者的15倍。阳光保护系数低于15的防晒剂对狼疮病人几乎无用,而超过30的防晒剂则可引起皮肤干燥、烧灼、刺痛或瘙痒。这种分类规则只适用于B段紫外线。有些市售防晒剂既能阻断B段、也能阻断A段紫外线。阳光屏障剂是一些药店出售的商品而并非处方药品,也就是说一般的商场都有销售。如果患者打算外出并在阳光下被晒5分钟以下,那么常不需使用防晒霜。如需较长时间的阳光曝晒,则在身体未遮盖部位尤其是面部应每2~3小时涂抹防晒剂一次,而且使用防护服和大檐帽也很有益。

2dfdd4d13ec741bf9ea07d2f40a3c5b9.gif

        大约不足5%的狼疮病人对紫外线极端敏感,大多数此类病人都携带有抗SSA抗体。某些香水、水银蒸汽灯、弧氙灯、卤或钨碘光源或复印机中也含有光致敏性化合物,狼疮患者应注意避免与这些物质过度接触。能阻断荧光照明设施发射紫外线但不降低照明亮度的袖套已经问世。着色汽车窗和特殊防护太阳镜也很有用。即使狼疮患者不是阳光敏感病人也应懂得紫外线的潜在损伤性并应加以注意。这里应特别指出的是,阴天也要使用防晒剂,因为此时的紫外线强度只降低20%~40%

        尽管环境中存在有害因子,但病人不必过度紧张,而应多了解一些相关常识,注意采用有效的防护措施,以科学、积极的心态,对待环境中的紫外线,既不迷信也不恐慌。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