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医院没有从事风湿免疫病方面的临床医生,在遇到风湿免疫症状的病人时,常不知道该如何问起,针对患者诉的疼痛,也只是简单先开些非甾体抗炎药,这种处理可行,但是不全面。
其实,风湿病中最常见的症状主要是疼痛、僵硬、肿胀、乏力、活动受限、疲劳及情绪不稳定等。风湿病引起的疼痛是促使患者去就医的最常见原因。对以上症状进行分析,有助于医生判断病因是关节性还是非关节性、是炎性还是非炎性、是对称性还是非对称性、是外周性还是中轴性、是仅有关节累及还是系统累及、是系统性风湿病还是非风湿病引起的肌肉骨骼症状等情况。
在问诊时,采用逐步深入的方法可以帮助问诊医生更清楚地了解并掌握病情。对特定症状的细节进行评估可以提供重要的诊断线索,例如,位置、性质、程度、发作情况、加重及缓解因素、症状出现的背景及相关特点等。 疼痛的部位有助于判断疼痛是否来自关节病变。必须分清局部病变引起的疼痛与系统性病变引起的广泛性疼痛的区别。另外,还应注意的是一个部位的病变有时可能在远离病变的位置上引起疼痛。患者在描述疼痛的时候,可能会与另一个疼痛作对比,例如牙痛、劳累后的肌肉痛等,由于患者的痛阈不同,因此有时很难评估疼痛的程度。一些患者为了使医生相信自己很痛,有时会夸大疼痛程度。特别是儿童,对儿童患者可以使用卡通人物表情来进行评估,微笑说明不痛,大哭说明最痛。然后用0-10来做疼痛级别。0表示没有疼痛,10表示最痛。
疼痛的发作情况是最具有诊断价值。例如,痛风引起的疼痛多突然发生、短期即达到剧痛,患者多可以很清楚地记得疼痛发生的具体时间。游走性关节痛表明关节累及的情况变化很快,多提示风湿热、病毒性关节炎及淋球菌感染关节炎等。而儿童在夜间出现关节痛常见于生长痛,骨肉瘤及急性炎性情况等。疼痛诱发或缓解的因素在问诊时也很重要,例如休息或活动、冷敷或热敷对疼痛有何影响等。在活动可以诱发疼痛时要问清楚是什么活动,例如,是反复的重复动作,还是上楼梯、从凳子上站起来等。儿童仅在上学期间发生的疼痛有时与上学引起的紧张性刺激有关。疼痛的其他特点对疾病的鉴别也很有帮助,例如,疼痛是否是局限性、是否有伴随症状或是否有情绪异常等。
在问诊的时候,还要留意有没有晨僵、肿胀、活动受限、乏力、疲劳、情绪不稳定等情况。也要记住不要漏掉了目前疾病的以往治疗经过,包括使用的处方药及非处方药、物理治疗、中药治疗及非传统治疗等。在询问治疗经过时,要包括治疗的疗程长短、是否坚持治疗、治疗的副作用、经济花费情况及患者自己对疗效的评价。对患者目前正在接受的治疗要进行回顾,以排除可能存在的药物相互作用及药物引起的风湿病可能,如药物性红斑狼疮等。
询问患者以前的治疗经过及性行为情况和家族史有助于发现以前的严重疾病及与目前疾病相关的疾病。例如在足跟痛之前发生的尿道炎有助于反应性关节炎的诊断。还要关注有无家族遗传史和职业接触史、外伤史、旅游,近期发生的细菌或病毒感染都很重要,儿童还要询问详细的生长发育史。
问诊的最后一个环节一定要系统回顾。由于许多风湿病是系统累及,因此对全身各个系统进行回顾性问诊,有助于发现可能遗漏的重要症状及伴随疾病。
从医生涯,就像一条漫长的跑道。在往前走的路上,只有勤于思考,不断的学习、不断完善自我,才会使自己的阅历更扎实、稳固,让患者满意,才会内心坦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