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门诊出诊时,有人不禁要问:“骨密度有必要检查吗?直接补钙不行吗?”,即使是天天补,但是否有补进去,做一个骨密度检查,就非常有必要的。骨密度值是骨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进行骨密度鉴定,可以早期诊断骨质疏松和骨折危险度的预测;对内分泌及代谢性骨病的骨量测量,从而制定安全的、最佳的治疗方案,防止骨折发生;方便病情随访及疗效评价。
诊断骨质疏松症并预测发生骨折危险性的一个必备条件就是骨密度测量。对于高危险患者常需每半年-1年检查一次。骨密度的检查方法很多,如CT或双能X线吸收计等,其检查部位大部分采取腕关节,或者腰椎或髋部。双能X线吸收测量因其高度准确性和精确性而成为目前的金标准,对于诊断低骨量和骨密度测量是必须的,而且对于评估发生骨折的危险性和检验治疗效果也是一个极好的方法。目前普及的超声骨密度测量法,操作简便易行。时间仅需15分钟,并能提供很多信息。
在生活中需要进行骨密度检查的,大多数是儿童或者老年人患者,长期患病的人群。
1、年龄较大的患者需要做该类检查,比如建议50周岁以后的老年人都需要每年常规的检查骨密度,特别是有1个以上危险因素者(如绝经后、吸烟、过度饮酒或咖啡、体力活动缺乏、饮食中钙和维生素D缺乏)。以明确有没有骨质改变的发病趋势。
2、X线显示骨质疏松改变者。
3、接受骨质疏松治疗需要进行疗效监测者。
4、各种原因引起的性激素水平低下者。
5、有脆性骨折史或脆性骨折家族病史者。
6. 一些长期存在慢性消耗类疾病有影响骨矿代谢的疾病的患者(如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Graves病、结核病、慢性肝病、肾功能不全等)或服用了可能影响骨矿代谢的药物(如糖皮质激素、抗癫痫药物、肝素等)者。
骨密度结果分析:
骨密度全称是骨骼矿物质密度,是骨骼强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以克/每平方厘米表示,是一个绝对值。在临床使用骨密度值时由于不同的骨密度检测仪的绝对值不同,通常使用T值判断骨密度是否正常。T值是一个相对值,正常参考值在一1和+1之间。当T值低于一2.5时为不正常。
注意事项
1. 一般情况下,使用激素的患者,每隔半年做一次骨密度检查就可以了。如果要看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效果如何,每隔一年检查一次就可以了。
2. 饮食合理搭配,不要经常吃甜品和喝碳酸饮料。
3. 年轻时的生活习惯决定今后的骨密度如何,因此,应该从年轻的时候开始预防骨质疏松,要摄入足够的钙,如喝牛奶,适量补充钙片等。
4. 多做户外运动,可以每次运动30到40分钟,每周3到5次就有助于维持骨密度。对紫外线不过敏的,享受阳光可以促进维生素D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