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CCP、AKA、GPI这四种实验室指标是什么?

叶志中医生 发布于2020-11-20 10:39 阅读量9775

本文由叶志中原创

       1.类风湿因子(RF)

timg (2).jpg

       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是一种抗人或动物IgG分子Fc片段抗原决定簇的抗体,是以变性IgG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

       检测RF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疗效观察有重要意义。我们可以通过检测这样一个球蛋白的水平,以此对类风湿进行诊断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但这个指标它对于类风湿的诊断只是具有辅助作用,RF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的检出率很高,RF阳性支持早期RA的倾向性诊断。确诊为RA的患者,RF的滴度与患者的临床表现呈正相关,随着症状加重而效价升高。但RF并非RA的特异性抗体,也可见于患者有各种各样的急性或慢性的严重的患者,比如会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人有50% RF阳性,在其他结缔组织病如干燥综合征(SS)、硬皮病、慢性活动性肝炎及老年人中均可有不同程度的阳性率,在某些近似正常的人血清中也可以发现。

       2.抗环瓜氨酸蛋白抗体(抗CCP抗体)

u=1387759852,4158500071&fm=26&gp=0.jpg

       对RA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敏感性为68%~75%。抗CCP抗体是一种比RF具有更高敏感性及特异性的指标,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有高度的特异性,它在脊柱关节病、感染性疾病、多肌炎/皮肌炎、反应性关节炎及血管炎中非常罕见,而RF在结缔组织病中比较常见,抗CCP抗体的检测并可用于RA的早期诊断。此外,抗CCP抗体还是鉴别侵袭性和非侵袭性RA的灵敏指标,其抗体阳性患者比抗体阴性的患者易发展更严重的关节骨质破坏,临床上一般联合检测RF和CCP抗体,将明显提高诊断的敏感度。

       3.抗角蛋白抗体(抗AKA抗体)

timg (1).jpg

       是RA的诊断新指标,特异性达90%,敏感性为40%~55%,滴度与疾病活动性相关,阳性者在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压痛指数、休息痛、晨僵时间、关节损害等方面均较阴性者更严重,且在症状出现之前出现抗体,也可出现在诊断未肯定的关节痛/关节炎病人中,因此是一个早期诊断的指标。但由于敏感度较低,所以阴性结果不能排除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抗AKA抗体罕见于其他非类风湿关节炎以及非炎症性风湿病。

       4.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PI)

timg (3).jpg

       GPI对RA的诊断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尤其是它与抗CCP抗体的不重叠性,是除了RF、抗CCP抗体、抗AKA抗体以外的一种标志物,临床上一般联合检测以增强RA诊断的敏感性和可靠性。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