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风湿病与其相关抗体

叶志中医生 发布于2020-08-28 08:50 阅读量7127

本文由叶志中原创

       机体对外来抗原产生免疫应答导致外来抗原的清除,而由各种原因造成的机体免疫系统针对自身组织器官、细胞成分发生免疫应答时,机体的免疫系统不能或不易清除自身的细胞或细胞间的抗原成分,而是持续不断地对其进行免疫攻击,引起自身免疫病,产生的抗体称为自身抗体,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常见自身免疫病的抗体吧。

       1.系统性红斑狼疮

545b28a5ed904dd6937b98ed938abcdf.jpeg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为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点为血清中有抗核抗体等多种抗体。其中抗双链DNA抗体及Sm(smith)抗体为该病特异性抗体。除抗核抗体外,还发现有抗其他细胞成分的自身抗体,如抗红细胞抗体、抗血小板抗体、抗神经元抗体、抗淋巴细胞抗体等,还可见类风湿因子、抗磷脂抗体等。

       该病的临床表现常有面部红斑、光过敏、口腔溃疡、非侵蚀性关节炎、浆膜炎(胸膜炎、心包炎)、肾脏病变、神经系统异常、血液学异常等表现。

       2.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最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免疫学特点是有类风湿因子,且是临床诊断标准之一,随着基础医学的发展,他特异性较强的自身抗体也逐渐增多,有抗角蛋白抗体、抗核周因子等,特别是近几年来临床应用较广泛的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显示了较高的诊断价值。

       该病的临床特点为:①关节表现:起病时通常先侵犯手与足的小关节,呈对称性、持续性肿胀和压痛,常伴有晨僵;②关节外表现:血管炎、皮肤和肌肉萎缩、皮下结节、淋巴结肿大、脾大、白细胞减少、胸膜炎、心包炎、间质性肺炎等。

       3.干燥综合征

1-1Z429164451621.jpg

       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SS)常侵犯外分泌腺如泪腺与唾液腺等,从而产生眼干和口干,干燥综合征可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两种,患者通常有多种自身抗体,如SSA、SSB等,近一半的患者伴有高丙种球蛋白血症。如抗体水平突然变化要警惕恶性肿瘤的发生。

       临床特点;可见角膜、口腔、鼻、气管、阴道和皮肤发生干燥:其他系统也可有异常,中枢神经系统(偏头痛、精神异常、外周神经功能素乱)、肾脏(肾小管酸中毒、肾结石)、肺部(肺部炎症及纤维化),可见关节炎等,常可伴发淋巴瘤。

       4.系统性硬化症

       系统性硬化症(systemic sclerosis,SSc)是一种临床上以局限性或弥漫性皮肤增厚和纤维化为特征的结缔组织病,除皮肤受累外,它也可影响内脏(心、肺和消化道等器官)。可分为五种亚型:①弥漫性硬皮病;②局限性硬皮病;③无皮肤硬化的硬皮病;④重叠;⑤未分化结缔组织病,其中常见的自身抗体有PM-Scl、Scl-70等。

       该病的临床表现:有雷诺现象,皮肤硬化,口周皮肤病损造成张口受限,皮肤蜡样感等;其他系统可见:关节痛、关节周围皮肤变化造成的关节活动受限,食管肌功能丧失、吞咽困难,肠蠕动减少,肠肿胀、扩张,便秘,干性咳嗽、肺间质病变,心律失常,晚期发生心力衰竭,肾血管病变肾衰竭,神经麻痹、麻木,常有肌炎,偶可伴发肺癌。

       5.混合性结缔组织

t01944344d244c32098.jpg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ixed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MCTD)是指临床上有红斑狼疮、皮肌炎或多发性肌炎、系统性硬化症、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特征的临床综合征,而不能确定为哪一种疾病的疾病。其最显著的免疫学特点为血清中存在高滴度的抗核糖核蛋白(nRNP)抗体。

       临床上以女性多见,几乎所有患者都有关节疼痛和发僵,出现皮肤黏膜病变,肌肉疼痛,少数可见有肾脏损害、心包炎、胸膜炎、肺纤维化等临床表现。

       6.多发性肌炎及皮肌炎

       多发性肌炎(polymyositis,PM)是一种以损害肌肉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果同时有皮肤损害,则称为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多发性肌炎及皮肌炎患者存在多种自身抗体。其中较特异的四种抗体是:Jo-1及Mi,主要见于多发性肌炎;而PM-Scl及Ku多见于多发性肌炎与系统性硬化病的重叠。

       该病表现有皮肤损害、近端肌无力、触痛;重症晚期患者可有呼吸困难甚至危及生命。偶可伴发肺癌,以及乳腺、卵巢子宫、结肠等上皮癌。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