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常见风湿病相关指标的介绍

叶志中医生 发布于2020-01-19 09:41 阅读量7346

本文由叶志中原创

       1.类风湿因子(RF)

图片 2.png

       一般来说,不能仅凭RF阳性来诊断类风湿关节炎(RA)。在许多早期及轻度的RA患者,RF可以表现为阴性;但是约90%的RA患者中RF是表现为阳性的。RF阳性有助于判断病情与预后,高滴度的RF多提示患者病情严重、关节易发生侵蚀破坏、常伴有关节外的临床表现及较高的致残率。其实RF阳性也可见于有各种各样的急性或慢性的严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比如会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人有约50% RF阳性,在其他结缔组织病如干燥综合征(SS)、系统性硬化症(SSc)等均可有不同程度的阳性率。

       2.抗环瓜氨酸蛋白抗体(抗CCP抗体)

       抗CCP抗体是一种比RF具有更高敏感性及特异性的指标,它在脊柱关节病、感染性疾病、多肌炎/皮肌炎、反应性关节炎及血管炎中非常罕见,而RF在结缔组织病中比较常见。

       3.抗核抗体(ANA)

       抗核抗体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很常见。ANA的阳性率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系统性硬化症(SSc)、干燥综合征(SS)、多肌炎(PM)及类风湿关节炎(RA)等患者中非常高。

       ANA对SLE的诊断具有高度敏感性,约99%的SLE患者在病程中会出现ANA阳性,该指标常被用作SLE的初筛检查。但是对ANA检查阳性的患者,还要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及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才能作出SLE或其他风湿性疾病的诊断。

       4.抗双链DNA抗体(抗dsDNA抗体)

       如果ANA检查结果阳性,并且患者有提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一些症状,则应该再进一步进行更特异的检查,其中抗dsDNA抗体对SLE的诊断具有高度特异性,它在非SLE患者极少阳性,而在SLE患者中几乎都出现这种抗体,因此抗dsDNA抗体是一种更特异的狼疮诊断参数,且表示患者的炎症严重或脏器损害明显。该抗体含量与临床疾病活动程度密切相关,病情加重时检测值很高,病情缓解后则迅速下降。

       5.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

       ANCA可以表现为两种荧光核型:中央型(c-ANCA)及核周型(p-ANCA)。c-ANCA与韦格纳肉芽肿呈强相关,一般来说,韦格纳肉芽肿的临床损害程度越严重,损害的范围越广泛,c-ANCA的滴度就越高;p-ANCA可见于许多疾病,包括多种类型的血管炎、炎性肠病、SLE、RA和幼年性类风湿关节炎等。

       6.补体

       补体系统在许多风湿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也同样起作用,SLE患者通过激活补体系统介导的经典或旁路途径消除免疫复合物,大量消耗血清中的补体C3、C4,使C3、C4水平明显下降。我们可以通过补体降低来判断是否患有SLE,对于已经确诊SLE的患者来说,补体的降低程度也是反映SLE病情活动度高低的指标之一,我们要正确地认识它,这样就有助于我们客观、准确的判断患者的病情、趋势和预后。

       7.人白细胞抗原(HLA)

       人白细胞抗原分布在有核细胞表面,在决定机体对自身免疫病的易感性上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只有HLA-B27被常用于风湿病的诊断。研究表明HLA-B27抗原表达与强直性脊柱炎(AS)呈密切相关,可作为诊断AS的特异性指标,超过90%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HLA-B27抗原表达阳性,而正常人群中仅5%~10%阳性。当有一个家族成员患有AS及脊柱关节病时,如果另一个家族成员为HLA-B27阳性,那么他患有脊柱关节病的风险则非常大。近年来,研究发现HLA-B27除与多种脊柱关节病相关以外,还与多种器官和系统的炎性改变及部分感染性疾病相关。由于HLA-B27基因存在多态性及地域差异性,HLA-B27阳性不能作为判断AS的唯一标准。


相关疾病: